第五章 第五位海军司令 张连忠(一)
张连忠1988年1月至1996年11月任海军司令员。他是解放军第五位海军司令员。
一、农家少年,毅然从军
1931年6月23日张连忠生于原山东省胶州市第八区小高村,现山东省胶州市胶莱镇小高村。张连忠兄妹四人,哥哥张中进。
小时候的张连忠日子过得艰难,1938 年山东被占领后,到处都能看到杀戮,天灾和人祸一个接着一个,张连忠在爸妈的保护下磕磕绊绊地长大。
或许是小时候被压榨的经历太难忘了,也可能是受到抗日氛围的感染,
1947年3月还没满16岁的张连忠坚决果断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不怕困难,特别能吃苦,对待打仗的事儿特别认真,积极投入战斗,勇敢地向前冲。
1948年1月张连忠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胶东保卫战和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漳厦等战役。1949年10月起,张连忠历任第三野战军31军91师273团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
1955年张连忠获解放奖章。
1956年1月张连忠入高级步兵学校学习。
1958年6月张连忠毕业,后在福州军区任营参谋长。
1960年8月张连忠入海军潜艇学校学习。毕业后任海军潜艇实习艇长,潜艇艇长,
1975年11月,张连忠任海军潜艇支队副支队长;
1977年10月,张连忠任潜艇支队支队长。
1979年春张连忠入军事学院学习,1980年毕业,5月,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参谋长。
1983年8月,张连忠任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
1985年7月,张连忠海军副司令员。
1988年1月~1996年11月张连忠任海军司令员。
1988年9月张连忠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1993年5月张连忠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
张连忠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
二、作战勇敢,多次立功
张连忠在齐家埠第一次参战负伤后,住了一个月院。回部队后,他因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第二年,他参加潍县战役。蒋介石派飞机给守军空投大米。张连忠发现一袋大米落在敌据点外庄稼地,悄悄顺着垄沟爬过去,想把大米拖回来。谁知那袋大米有七八十斤,庄稼长不高,不能扛着走,只能地上爬着拖,特别吃力。敌军发现了他,立即开枪。在战友的火力掩护下,张连忠才把那袋大米拖回来。随后,炊事班做了一锅大米饭,大家吃得蛮高兴。
当攻打据点的战斗命令发出后,他立即在激烈的火力下奋勇争先。因为表现勇敢,再一次荣立三等功。
9月,他参加济南战役。破城后,他和部队冲到济南市区,敌军突然投掷手榴弹实施拦阻,一块弹片嵌入了张连忠的右脚跟,他倒地后被救护队救回。医院缺少麻药,医生把他绑在床上,在没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把弹片拔了出来。战后,张连忠又因作战勇敢,第三次荣立三等功。
在渡江战役后,上海战役中,张连忠开始当“官”,1949年5月被任命为班长,9月提升为副排长,1950年6月升任排长。1951年5月,他因带领全排在战备训练中成绩突出,又一次荣立三等功。
这是他第四次荣立三等功。7月,张连忠被提升为副连长。
三、执掌海军
1988年1月,张连忠接替刘华清,成为海军司令员。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海军建设方面,张连忠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不仅坚持从严治军,狠抓海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而且坚持重点部队建设,做好演习工作,以提高应急机动部队作战能力,促进了我海军的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张连忠在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抓海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重点部队建设、提高应急机动部队作战能力,以及组织东南沿海军事演习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张连忠上将在担任海军司令员的九年里,通过刚毅的决策和对部队深入的关怀,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和作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张连忠担任海军司令员期间,他对基层的深入了解及其直接的互动方式是他领导风格的核心。
对他来说,直接与基层官兵的交流不仅是了解实际情况的手段,更是塑造和维护军队纪律的关键。
张将军张连忠坚持在基层听取汇报时实施三项严格的规定:
一是绝不容许讲假话,二是不准官员们拿着材料来汇报,三是汇报时间严格控制在四十分钟以内。这些规定旨在裁剪不必要的官僚主义,确保信息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从而使他能够快速掌握部队的真实状况并作出决策。
一天,张将军前往东部沿海的一个海军基地进行突击检查。
天空是一片淡淡的蓝,海风带着咸味,基地的士气看似高昂。
在汇报会上,一位中层领导干部开始汇报他们部门的工作成效。
此人知道张将军的规定,便试图用一个小策略来规避:他事先让秘书在一张小卡片上用极小的字体打印了汇报内容,然后偷偷地贴在他的笔记本上。
当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张将军注意到这位干部的视线始终局限在笔记本的某个角落。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里有问题,在汇报进行到关键点时,张将军突然站起身,大步走到那位干部的桌前。
他沉着脸,突然伸手夺过笔记本,迅速翻看那张贴有小字条的页面。
察觉到被发现后,那位干部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张将军举着那张小卡片,严厉地质问道:“这是什么?我们是来这里进行真实的交流,还是来这里表演?”他的声音不高,却足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他的怒气。
他当场指出了这种行为的严重性:不诚实不仅败坏了军队的纪律,更是对领导的不尊重。
张将军后来在全军范围内强调,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坚持诚实守信,严于律己。
这次事件后,基地中的官兵都深刻认识到张将军对于真实汇报的重视,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诚信和责任感。
四、痛斥不认识教员的官僚副院长
1989 年,海军总部打算在南京指挥学院弄一场大演习,为让演习顺顺当当的,海军司令员张连忠决定由自己来担任这次演习的指挥。
消息传到南京指挥学院后,院方为张连忠的住宿问题犯起了愁,展开了讨论。
“我觉得在学院里边儿就行,离得近,司令员也方便。”这个提议只是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赞成,“那地方会不会太简单了些,司令员要来,咱们得安排妥当啊。”
一番激烈讨论过后,最终决定把张连忠安排在学院里。学院的职工们就连夜对住所内的所有陈设装修做了一番改进。
当天,学校里大大小小的领导都站在校门口等着张连忠来。过了好一会儿,从远处驶过来一辆车,大家赶紧收拾好自己的穿着,伸着脖子盼着。
只见一个年轻小伙从车上下来,说道:“司令员讲了,他就直接住招待所,不用劳烦学院领导”听到这话,人群里有个人禁不住出声询问:“小伙子,司令员晓得咱们给他把住的地方安排好了不?”
年轻小伙应道:“晓得呢,司令员不想给大伙添麻烦,这不过就是场演习,让大伙平常心地看待就行。”
张连忠决心已定,学院领导便不再阻拦,都跟小伙说:“你替我们给司令员带个好。”
张连忠白天在指挥学院把工作做完,晚上就回招待所歇着。刚开始那几天,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领导来探望,不过之后,张连忠在招待所的日子还算自在。
这天夜里,张连忠正看着书呢,就听外面秘书说:“司令员,有个叫朱广奎的人来找您,讲他是您以前的手下。
张连忠听到这话,把手里的书放下,说道:“叫他进来吧。”
秘书听了就走了,张连忠站起来走到门边等着,“老领导,可有些日子没见了啊。”
还没瞧见人呢,就先听到声音了,朱广奎来到了门口。张连忠急忙把人往里让,“赶紧进来,赶紧进来。”随后,两人笑着坐下谈事了。
张连忠很和气地瞅着朱广奎问:“这阵子干啥呢?”
说着把茶水放到朱广奎跟前,朱广奎伸手拿起杯子,笑着说:“我如今在指挥学院当一名战役教员。”
“行啊,行啊。”张连忠接连说了两声,接着便和朱广奎谈起往昔当潜艇艇长时的那些好玩事儿,老朋友碰面,聊得特别开心,他俩的笑声时不时传到门外,秘书听到屋里的笑声,不由自主地也跟着笑了起来,嘴角都翘了起来。
招待所外,有个男的拉着一个女的,急匆匆朝招待所大门走去,“咱去瞧瞧司令员。”这男的讲道。
走到门边时,有人把他们拦住了,这人说自己是南京指挥学院的一个副院长,是带着老婆一块儿来看望张连忠的,秘书赶紧进去把这事儿告诉了张连忠。
张连忠点了下头,随后秘书就领着那两口子进来了,张连忠朝身旁的椅子指了指,说:“这招待所条件一般,别往心里去,快坐吧。”
副院长笑着拽着自己老婆坐到一旁,张连忠看到副院长坐下了,随后就接着和朱广奎唠嗑。
副院长在一旁坐着,瞧着朱广奎和张连忠聊天时表现出的熟络劲儿,心里对朱广奎越发好奇。趁着他俩说话的空当,盯着朱广奎问道:“你是啥单位的,是不是也来参加演习的?
这话一出,周围一下子没了动静,朱广奎发愣,似乎不晓得咋回答这个问题,张连忠一下子眉头紧锁,狠狠放下手里的茶杯,发出重重的闷响:
“啥情况啊?半山园就那么丁点儿地方,那人是谁?他都当教员十几年了,你这么多年咋连他是谁都不清楚呢?”
张连忠一顿指责,副院长的脸一下子红得不行,他老婆在一旁坐着,尴尬得啥也说不出来。就在副院长嘟囔着想要说点啥,好挽回自己在张连忠那儿的印象时
张连忠下了逐客令:“好了,你先走吧。”
讲完后,狠狠灌了一口茶水,好让自己的心情安稳些。
副院长站了起来,犹犹豫豫的,末了来了一句:“司令员,对不住,打扰您了。”说完,就拽着自己老婆赶紧跑开了。
张连忠瞅着副院长离去的背影,低声问道:“他平常不去教研室吗?”
朱广奎说:“挺少见到他的。”
听了这话,张连忠“哼”了一声,接着就让秘书去查查副院长这人,没一会儿,秘书就把调查结果放到张连忠跟前了。
张连忠瞧完资料后,把它使劲往桌上一扔,火冒三丈地说:“一个当了十几年副院长的人,居然不认得在这儿干了十几年的教员,这算啥事儿啊!”
原来啊,这副院长挺官僚的,他在职的时候倒是认识不少领导阶层的人,可很少去课堂和教研室,所以他不认识朱广奎,这才对朱广奎从哪儿来的感到奇怪。
这位副院长在之前的院长竞聘中已经成功了,只等命令下来,就能升职当院长了。
然而,这事儿过后,张连忠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人不勘重用,就知道巴结关系,讨好上司,一个不明白学术重要性的人,咋能培育出国家需要的人才呢?
于是,这位副院长当院长的事儿黄了,他的院长职位被取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