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司令2
[ 2025-9-1 10:08:00 | By: 天山学人szr ]
 

第一章 第一位海军司令 张爱萍(二)

五、组建海军
解放战争初期,张爱萍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在指挥部队破击津浦铁路顽敌的战斗中头部负重伤,后赴苏联治疗。1948年底,他伤愈回国,任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
渡江战役伊始,张爱萍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上武装——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张爱萍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他坚持以人民军队为基础,招贤纳士,广罗人才,团结教育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及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从接管国民党海军机构、舰船开始,不到两年时间,就建起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海军部队
六、指挥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
1951年初,张爱萍同志任解放军第7兵团暨浙江军区司令员。后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华东局委员。他组织指挥沿海岛屿的剿匪作战,消灭了国民党军残部及潜伏特务,深入海防前线勘察地形,部署修筑工事,有力地加强了浙东地区海防建设。1954年8月,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组织指挥大陈列岛战役。
张爱萍于1955年1月组织指挥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一江山岛,大陈列岛不战而克,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给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图谋以沉重打击。
同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55年张爱萍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七、加强解放军正规化建设
张爱萍到总参谋部任职后,任总参党委副书记、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负责军事行政、装备、军务等工作。他反对一切照搬外军的做法,主张从我军实际出发进行编制体制建设,注重建章立制工作,主持制订了《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草案)》、《总参谋部工作制度及工作方法十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解放军的发展方向及组织编制》、《全军组织、装备八年规划》、《对改变我军陆军师编制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我军正规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八、主持国防科技工作
张爱萍同志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1955年12月,他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研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工作,拟制了《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关于军队内部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自1959年9月,先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专委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成功地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面临严重困难的关键时刻,他深入全国各地的核工业单位调查研究,向中央建议集中全国力量,加速攻关,并呈报了《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在罗布泊西北的戈壁腹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原子弹爆炸中心,原子弹爆炸前夕,试验总指挥部全体人员在张爱萍带领下做最后检查。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天空和大地燃烧起来,太阳都变成灰色的了。随后就是一声巨响,向外扩展,又被绵延的天山反射回来,如巨雷碾过头顶。,一次巨大的核裂变将这里的一切都毁灭掉了。惊愕之余,足足等了4分钟后,总指挥张爱萍拿起电话,向周恩来报告:“成功了!
张爱萍长年奔波在大漠深处、深山僻壤,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官兵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为解决核试验中的难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提出了许多关键的指导性意见。1964年2月,任地地导弹专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建立导弹作战基地及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的工作。1965年6月,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问题的报告》,得到军委批准。1966年6月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他亲赴全国各地勘察、选址,为第二炮兵和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八、文革落难
“文化大革命”中,张爱萍同志被诬为叛徒,惨遭迫害,被批斗、囚禁达6年之久,左腿致残。但他刚直不阿,正气凛然,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九、两次复出,再接再厉
1975年3月,他复出后任国防科委主任,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工作,提出“要尽快拿出武器装备上的‘杀手锏’来”,领导制订并组织实施了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等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计划,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的发射。
1977年3月后,张爱萍同志再次复出,历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委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并兼任中央专委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大力拨乱反正,全面整顿,很快恢复了正常工作秩序。他集中精力抓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创造性地建立了武器装备研制试验工作中的总设计师和行政总指挥“两条指挥线”制度。1980年5月,他成功地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发射。同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委科装委合并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十、出任国防部长
1982年11月,张爱萍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他强调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防建设,走民富国强的路子。他建议并组织领导了我军机械化集团军试点工作;加强了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并亲临现场组织指挥潜地导弹和地球同步卫星发射。张爱萍十分重视我军信息化建设,对“银河”巨型计算机、军用汉字系列微机等信息装备的研制给予极大支持。他倡导“保军转民”工作,为秦山核电站等重大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出访了许多国家,积极开展军事外交和对外国防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军与世界各国军队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他积极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国防建设和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一、访美“大闹美国国务院”
1984年应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的邀请,中国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带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踏上了访美之路。1984年6月9日,张爱萍抵达美国机场,在美国纽约的五角大楼,受到了美国最高礼遇的接待。1984年6月12日,访问的第三天,张爱萍等人受到美国国务院的邀请,来到国务院与美方进行会议谈判,协商的过程中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中美在协商关于核能合作方面的问题时,美方率先发难,说在巴基斯坦的浓缩铀加工厂里,看到了中国技术人员的身影,由此推测,中国在私下帮助巴基斯坦制造核武器。美方代表说:“我们两国都确认了不扩散的主张,因此中国需要有个明确的表示,给我们一个具体的说法,好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
莫须有的事情张爱萍当然不会承认,秉承着双方的友谊,张爱萍将军忍住脾气,给予对方耐心的解释,但是对方却根本不听,还将当天的会议记录文件递给张爱萍,希望他签字。
如果签了字,那就代表承认中国在帮巴基斯坦制造核武器,张爱萍深知这里面问题的严重性。他严肃地说:“你们说在那个加工厂里,看到了中国人,我没听说过。如果真的有,就把他们抓起来审问,就会清楚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在这次会谈上,政府没有给我谈论这个问题的权利,我也无权接受这个文件。”
可是美国却毫无顾忌,依旧说:“张爱萍将军,您在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相信您是有权利来处理这个问题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你们的保证,也不能顺利解决,那么中美两国的核能合作必然会受到影响。”
美方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如果张爱萍今天不签字,中美的合作也许就进行不下去了,这显然是一种威胁。
张爱萍将军的怒火被点燃,他猛地将手里的会议记录摔在桌子上,气冲冲地说道:“我们这次来到美国访问,是带着诚意来拜访舒尔茨的,也是处于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但是你们在这件问题上的态度简直是蛮不讲理。请转告给舒尔茨,与他会面之后我们有这样的一番经历,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
张爱萍义正言辞地说完话,就带着中方代表拂袖而出,在场的美国人都感到震惊不已。
国务院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美国的媒体以“张爱萍大闹美国国务院”为标题争相报道,说中国代表团没有外交礼仪,不少对中美合作持反对意见的人,都为此感到高兴,以为中美的合作就会这样中止。
但是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却没有计较张爱萍的事情。第二天,由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出面,与张爱萍签署了中美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协议。这项协议的签订,向世界宣告了中美两国军事合作的顺利开展。
为什么美国没有追究张爱萍的事情呢?
一方面是中美目前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则是美国提出的问题只是没有证据的推断,后来事实证明中国从来没有违反规则,倒是美国居心叵测,胡搅蛮缠。张爱萍直面美国的挑衅,坚守住了国家的底线,也让美国看到了中国的强硬态度。
除了在国务院上的表现,在这场访美过程中还有许多插曲,都展现了张爱萍的智慧和临场反应能力。比如在他参加两国军事首脑会谈,到了双方提问环节的时候,美方就抛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他们问中国为什么要参加朝鲜战争。
张爱萍没有对此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对方:“那美国为什么不惜跨越太平洋,先参与其中呢?”
张爱萍的话一出,美国的嚣张气焰顿时熄灭。
美方解释:“我们是联合国部队。”
张爱萍一听就笑了,他铿锵有力地说:“联合国部队是去打谁的?而我们又是为了打谁,你们出兵干涉他国内战,我们只是为了保家卫国。”
美国又将矛头指向了台湾:“你们为什么要军事威胁台湾。”
张爱萍问他什么是对台湾进行军事威胁。
美国说:“你们一直喊着要解放台湾。”
张爱萍毫不客气地指出:“威胁是不存在的,但解放是正确的,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统一。”
张爱萍的回答让美方哑口无言,毕竟他们一直都在干涉中国的统一进程。
张爱萍“大闹美国国务院”的事情,是两国交谈过程的一场波澜。张爱萍的这次访美之行,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不仅与美国签署了协定,令美国大大降低了对中国出售军事武器的门槛,也让对方体会到中国外交一贯的态度。
十二、情系南街村
张爱萍在党的高级干部中,是一位有着独立人格,敢于讲真话、直话的人,这一点恰好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素质。
张爱萍晚年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报纸上有篇文章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张爱萍说,“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发展生产力吗?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是公正公平。”
也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张将军毅然坚决支持南街村走集体经济道路的做法
1994年张爱萍将军开始关注南街村,先派人实地考察,又认真观看了南街村的一部纪实录像片。他为南街村的社会进步、社会清明所鼓舞,“心境愉悦,深受教育,并感慨万分!”分别致信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
“ 恳请播放纪实电视片《南街村》。……让全国党政军民都了解南街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特色,以受到启迪和教益。……更望南街村的群众世世代代永远坚持、发扬这种革命精神,直到走上共产主义!”
1994年9月老将军以84岁高龄和老伴一起亲自来到南街村,住了两天实地考察,讲了许多鼓励的话,并且赋诗一首。
“山穷水尽焉无路,柳绿花红南街村。
各尽其劳同富裕,美好未来奋勇奔。
张爱萍夫妇还愉快地接受了“南街村荣誉村民”的证书,并代表夫人讲道:
“我们深为是南街村荣誉村民而感到光荣!”
此后,凡有领导同志看望张爱萍,他都极力推荐南街村;这就有了后来170位将军来南街的故事。这样的社会影响,张将军的作用是关键性的。
每逢发现南街村新的进步,张爱萍都写信给予鼓励。南街村人至今还说张爱萍是他们最坚定最有力的支持者。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说,张爱萍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心系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博大胸怀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张爱萍同志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第一章 参考资料
[1]纪念张爱萍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主持词
[2]刘奇葆:在纪念张爱萍同志诞辰百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3]张爱萍:一个将军与一个时代  . 2016-3-1
[4]永垂不朽——追忆开国上将张爱萍  2016-7-5
[5]李又兰介绍  . 新浪网 . 2023-11-21
[6]永远的怀念——追思张爱萍老将军【2】--党史频道-人民网.人民网 2021-06-30
[7]一代儒将功勋卓著 神剑将军风范长存


 
 
  • 标签:海军 
  •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25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