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位空军司令 吴法宪(一)
吴法宪
吴法宪1965至1971年9月年任空军司令员。他是新中国第二位空军司令。
一、出身贫寒的红小鬼
1915年吴法宪出生在江西水丰县龙岗区君埠墟大安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乳名新福生,别名吴文玉。祖父吴芳德,祖母陈氏,父亲吴功信、母亲曾氏;弟弟吴臣洋,3个妹妹均无名字。7岁那年,父亲把吴法宪送到了马古州张贤左先生家读私塾.张先生大约收了二十多个学生.张先生教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论语》`《中庸》`《幼学琼林》,以及孟子`曾文教界正公的书等,还学了珠算.在张先生家,吴法宪一共上了5年私塾.同时每天清晨吴法宪依然出去为家里放牛,放完牛后才去上学.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还要上山去砍柴。12岁时,父亲把吴法宪送到邻近的铁炉下村胡家祠堂新办的小学读甲班.学习一些简单语文和数学。两年后因家境日渐衰落.家中仅靠父亲一人劳作已难以支撑,于是吴法宪不得不辍学参加农田劳动,逐渐学会了各种农活.
。一九三0年,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了吴法宪的家乡.15岁的吴法宪参加革命,担任村儿童团团长.工作积极,并加入了共青团。为了保卫红色根据地,一九三0年十二月,吴法宪报名参加了红军赣东游击队。后入宁都独立团被编到三连一班当战士。
吴法宪参加红军后,全家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反"围剿"时,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吴法宪家乡,烧了他家的房子,抢光了家里的东西,全家被逼赶上山.由于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吴法宪的祖母、母亲`弟弟和三个妹妹都相继冻饿而死,一家七口人仅剩下父亲一个,住在父亲自己搭建的一个简陋草棚里.一九三二年的夏季,山洪暴发,把吴法宪父亲栖身的草棚也冲走了.无可奈何,他只能流落在君埠墟的街头,以贩卖黄烟为生。
二、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
1931年初,吴法宪在宁都独立团,该团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维持宁都县城的秩序,二是负责围困离宁都十五里地的一个寨子名叫翠微峰。寨子里面驻了国民党的一个靖卫团。这是当地的一支地主武装,共有二百多人。吴法宪第一次参加战斗,部队消灭了敌军两个连。第二次"围剿"被粉碎后不久,队伍到了广昌,团里把吴法宪调到了一连当通讯员,当了三个月的通讯员,连长看吴法宪识得几个字,会写毛笔字,就叫他当连里的文书。一九三一年六、七月,蒋介石又集中了三十万人,而且调集了嫡系的部队,对红军发动了第三次围剿。吴法宪所在独立团担任了北线诱敌深入和牵制敌人的任务.部队采取毛泽东的游击战术,袭击敌人,打一下就跑,将敌人引诱到兴国`永丰`宁都等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整个红军经过莲塘战斗`良村战斗`黄陂战斗`方石岭战斗等几次苦战,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2年春、吴法宪任红十二军第一O五团政治处青年干事,负责青年团的工作。1932年吴法宪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5月吴法宪任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一九三三年五月吴法宪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六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并由六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罗泽中介绍,由共青团员转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一九三三年九月,蒋介石又集中一百万兵力,兵分四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五次"围剿"。毛泽东因受王明路线的排挤,离开了红军的指挥岗位,原来红军的那套战略战术丢掉了。使红军陷于完全被动的局面。吴法宪经历参军以后打的第一个败仗硝石战斗。
战后吴法宪任红二师师部警通连指导员。不久吴法宪调任红一师政治部青年干事。参加了乌江战斗和温坊战斗。九月十日,吴法宪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最后一战,兴国高兴吁防御战,此战完全是分兵把口,同敌人拼消耗的单纯防御作战。
三、长征路上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六日,吴法宪随部队渡过于都河,开始万里长征。十一月初吴法宪奉命去先头红三团帮助工作,十一月十五日,红三团占领了粤汉铁路上的两个点,宜章和白石渡,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吴法宪回到师部工作,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渡过了湘江。部队的任务是保卫渡口,阻击国民党部队,直到中央纵队和中央红军大部队全部过江.从十一月二十五日到十二月三日,在湘江两岸红军血战了一个星期,。吴法宪又被派往红三团。红三团一直坚守在陂田附近,掩护一师`二师撤退.但最后,敌人从四面包围了上来.团长黄永胜指挥灵活,一看形势不妙,就放少数部队在前面抵御敌人,大部分部队撤退了.部队大都安全地撤了下来。红军进入贵州后,吴法宪任红一师直属队总支书记。率领直属队四渡赤水后。吴法宪被调到三团去当总支书记(即政治处主任).协助指挥红三团再渡乌江。很快就将把守渡口的一个营敌人全部消灭,夺取了渡口和五条船,为全军和总部渡过乌江打开了通道。接着随红三团部队最后一批渡过金沙江。
1935年5月27日中午,吴法宪随红三团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红三团对岸协助红四团抢占泸定桥。保障全军胜利渡过大渡河。1935年5月31日吴法宪随部队翻过二郎山。接着红军占领天全`芦山后,就进入了平原,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地方.这里是汉人地区,村庄稠密,粮食丰富.部队驻了下来,好好休息了几天。各个部队就开始准备翻越夹金山。1935年6月13日吴法宪随红三团部队翻越夹金山,进入了藏民地区。忍饥挨饿,一九三五年七月中旬,吴法宪随部队来到了草地边上的毛儿盖.毛儿盖是一个比较大的的藏民村。部队在毛儿盖停留了十几天,就开始过草地。吴法宪随右路军一军团一师三团负责军团后卫。进草地第四天继续走的时候,牺牲的同志就多了.牺牲的人一多,就没有人去个个都埋了。越往前走,水草地就越多,走得不好,一踩都是水,有点像走在摆动的浮桥上,一挪步脚下就摇晃,地上的泥不仅滑,而且像胶一样粘,非常难走.最可怕的是,有的地方就像磁铁,人一陷进去马上完蛋.红军陷进泥沼的人究竟有多少难以统计了.一天走不了多远就得宿营.还是晚上做饭,吃一顿,留一点第二天到了有水的地方,再喝点水,吃点青稞麦.到第五天,牺牲的同志就更多了。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因掉队而出现的部队减员,有时一看到前面的路不好走,哪怕这时的太阳还挂在半空中,部队就露营.一宿营,吴法宪和团领导就召集连长`指导员开会,了解剩下的粮食情况.每次开会就是一件事,除了谈粮食,还是谈粮食,粮食这两个字就像是幽灵一样,老跟着我们,没完没了.开完会,大家就出去找野菜,以弥补粮食的不足.大草地上,也跟毛儿盖的那块盆地一样,有各种各样的野菜.有像白菜,也有像野葱`野蒜`野韭菜`野苋菜的,还有一种苦菜,虽苦,但没毒,能吃.另外还有一种叫蒿子的,长得和韭菜差不多,只是下面多了个疙瘩头.每天一到宿营地,吴法宪就和政治处的技术书记郭成柱、俱乐部主任萧元礼`青年干事蔡文福等人,一起到处去挖野菜.挖来以后,用脸盆一煮,没有油,也没有盐,就和着炒过的青稞麦粒吃一点,就算是一顿饭.由于长期缺油少盐,营养不良,虽然红军战士当时都很年轻,才二十来岁,但全身没劲,走不动路,扛不动枪.有的野菜有毒,部队上当不少,吃了那些有毒的野菜后,脸上乃至全身发肿,轻的拉拉肚子,严重的发烧`头痛甚至昏迷.后来就统一由供给部门找人专门鉴别,哪种野菜有毒,哪种野菜没毒,再分别通知各个连队.这样一来,中毒的现象才减少了.有的同志实在没有吃的了,就吃自己的皮带.他们把皮带用水泡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和着青稞麦粒一起煮来吃.不过有皮带的人很少,吃皮带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历经千辛万苦,吴法宪随红三团终于走出了大草地。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九日,吴法宪随部队来到了腊子口附近的哈达铺。休整半月,部队整编,吴法宪到二团任俱乐部主任。一九三五年十月七日,吴法宪任二团总支书记。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吴法宪随部队终于到达陕北的吴起镇,胜利完成了整整一年的长征。十月二十日吴起镇战役后,吴法宪任红二团政委。
四、在陕北
1、参加直罗镇战役。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三日,吴法宪率红二团参加直罗镇战役,这次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几个小时。全歼了东北军牛元峰的一0九师,缴获的骡马成群,枪炮成堆,还有很多其它武器`辎重。红二团就俘获了四百多人,缴获了二十多挺机枪`四门迫击炮`一百多匹马和数十辆大车。毛泽东`周恩来`林彪`聂荣臻都给我们鼓掌。吴法宪和团长梁兴初`参谋长胡发坚向他们敬了个礼。林彪说:“已向主席报告了,你们打得很好。”因为部队正在行进,没有时间多说,毛泽东只说:“祝贺你们!”周恩来也说:“你们立功了!”说完,毛泽东`周恩来又对我们微笑致意。这是吴法宪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第二天追击,红军又消灭敌一0六师的一个团。
2、参加东征。1936年二月二十三日凌晨,吴法宪和梁兴初团长率红二团按原定计划分批上船,顺利渡过河去。这时,我军已全部突破了敌军黄河东岸防线,师里命令二团要马不停蹄地向关上镇疾进,截断关上镇敌人的退路。二月二十五日,我红二师会合一师在关上镇截住了敌独立第二旅旅部`第四团全部和一个炮兵连。敌人的这个团大约有一千六`七百人,加上旅部和炮兵连,共有两千多人。该独立旅的的旅长外号叫“满天飞”,是阎锡山的一员战将。消灭关上被围敌人的任务,军团交由一师和二师的四团`五团负责。交给我们二团的任务,是切断关上镇敌人的退路,不让他们跑掉,同时负责堵截从大麦郊和兑九峪向关上增援的敌军。下午四点多钟,吴法宪指挥部队包围了敌援军三个连,并全部消灭了被包围的三个连敌人,结束了战斗。接着二团在追击途中消灭了敌人一个营。
接着,吴法宪指挥二团参加兑九峪反击战,歼灭敌一个营。后来吴法宪率二团完成宣传、扩红、筹款和掩护任务,于五月五日率部重新渡过黄河回到陕北。
3、率部参加西征甘肃、宁夏。一九三六年的五月中旬,中央军委决定,红一方面军开始向宁夏`甘肃方向行动,力争建立广大的陕甘宁根据地。这样,向北可以争取打通同蒙古和苏联的关系,向南可以争取打通同红二`红四方面军的联系。中央军委还决定,组成红军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红一军团为左路军。红十五军团为右路军。五月底西方野战军分两路从各自的整训地出发。一军团奉命从陕北西经安塞、保安、吴起,向甘肃境内的环县县政府所在地曲子镇前进。一军团以二师为前卫,吴法宪率二团为二师前卫。六月三日,二团发现曲子镇有敌人,师部命令二团消灭镇里,吴法宪指挥部队,在五团配合下,打开曲子镇,经苦战,消灭敌一个外号叫“野骡子”的旅长带的三`四百人骑兵,活捉野骡子”旅长。后来按照中央和军委指示,将“野骡子”放了回去。一九三六年六月五日,西野部队继续西进,经洪德城、毛居井等地,到达七营川一带,进入了宁夏地区。此时,西征的红军西方野战军已占领安塞、安定、靖边、保安、定边、蓝池、豫旺、环县、海源、同心城、七营川、阜城、洪德城等陕甘宁边境的广大地区,开辟了纵横二百余公里的新根据地,和原陕北根据地联成一片,形成了新的陕甘宁根据地。至此,红军基本完成了西征作战的主要任务。部队对东北军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十月初,西北已是晚秋季节,当时下筹备冬衣,准备向西进发,吴法宪随部队翻过六盘山,来到西兰大道,以界石铺为中心的甘肃静宁、会宁、定西一带,这时候前面的部队已和红二`红四方面军见了面。十月九日,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同红军总部会师,十月二十二日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同一方面军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终于胜利会师了。
八月二十五日,红军整编为八路军 ,吴法宪任115师685团政训处副主任兼组织股长。
五、奋战在抗日战场
1、首战平型关
1937年8月,侵入山西的日军,正兵分两路直攻太原。一路由大同进攻雁门关,一路由蔚县、广灵进攻平型关,如果这两个关失守,太原必然沦陷。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立即兵分两路迎战日军,一二九师驰援雁门关,一一五师驰援平型关。八月底,吴法宪随685团从三原出发,日夜兼程,赶到黄河边韩城的芝川镇集结,只用了两个小时,685全团的三千多人就渡过了黄河。渡河以后,部队一路向北,继续前进,九月二十四日115师主力到达平型关。平型关位于古长城上,关内关外群山重叠,地势十分险要。从平型关东北口到灵丘县南部的东河南镇,是一条狭窄的谷道,其间从关沟至东河南镇长十三公里的地段,地形最为险要,而在这十三公里长的地段内,两侧高地十分便于我军隐蔽部署兵力,是伏击歼敌的理想战场。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决定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出敌不意,伏击正由灵丘向平型关进攻的日军第五师团(即板垣师团)的第二十一旅团。685团的任务是:占领老爷庙西南至关沟以北高地,截击敌先头部队。吴法宪于当晚到了二营,找到营长曾国华、教导员刘振球,共同商量,然后集合全营指战员进行战前动员。当天晚上,天下着倾盆大雨,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为了相互照应和联络,所有的干部、战士都把自己白色的洗脸手巾,绑在左手臂上作为联络信号。我军冒雨前进,个个淋得像个落汤鸡,全身都是泥巴,好在山路并不太难走,路面有碎石子,走起来还不算很滑。部队整整走了一夜,到九月二十五日拂晓,终于在规定时间之内来到指定地点,在公路南侧的山背后埋伏了下来。等到早八点左右,我军终于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汽车马达声,接着又隐隐约约在山下的公路上看见了汽车的影子。一会儿,就看见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地开过来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心里惊叹:啊,这么多呀!看起来可能有一百多辆,每辆车的车头上都挂着一面太阳旗,一字长蛇阵的汽车后面,还跟着一大批马车。汽车车厢里,身上穿著黄大衣、头上戴着钢盔`手里拿着上了刺刀的枪的日军士兵,一排一排`整整齐齐地坐着,每辆车有一个排的样子,约三十多人。日军的汽车一辆挨着一辆,走得很慢。见到日军的这种阵势,我们又是第一次拦截车阵,不少战士就有点沉不住气,于是都来问:“汽车好打吗?”曾国华说:“好打,他们在车上没有准备,我们一打枪,他们就连车都下不来了。”大家一听高兴了,说:“是呀,我们突然一打,就能叫他们连下车都来不及。”眼看着从我们面前过了几十辆车以后,林彪从指挥阵地上给团长杨得志来了电话,命令队伍出击。接到林彪的命令,685团部立即吹起了冲锋号。顿时,我军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一起开火,各个部队像猛虎一样冲下山去。吴法宪也随着二营冲下山去。685团这猛一开火,立刻就把日军打得懵头转向,一时间弄不清是从哪里打来的枪。车是开不动了,他们慌慌张张地想从车上下来,有的就在车上向我们还击,下了车的,就凭借车辆向我们回击。由于道路狭窄、雨后泥泞,我们这迎头一击,很快就封闭了敌人前进的道路,把日军的一百多辆汽车和二百多辆马车,全部堵塞在公路中间四`五里路的范围内,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这是一场十分艰苦的战斗。日本兵非常顽强,拼命抵抗,我军只好用手榴弹`用刺刀,一个一个地去消灭敌人。这场混战一直打到中午时分,枪声才基本停止,我军连一个日军俘虏都没抓到。在敌人基本被消灭后,吴法宪跟随着二营在战场上搜索残敌。这时,聂荣臻来到了公路上,指示吴法宪:“你负责找人把汽车上的东西,全都搬到我们来的那个沟里去,然后把汽车烧了。”吴法宪立即派通讯员先去找来团政治处的人,派他们到处去动员、集合人员来搬东西,不到两个小时就把汽车里的东西都搬完了。我军从车上搬下的东西还真不少,堆在那里有一大堆,其中有三八式步枪和轻、重机枪,有一箱一箱的弹药,还有日本棉大衣、钢盔、鞋等等。吃的东西中,数饼干最多,都是用塑料袋包装得好好的。牛肉罐头也不少,大的有几十斤重,中的有五`六斤重,最小的也有一、两斤重,一个大罐头就够一班人吃的。还有糖,东西还真不少。到下午两三点钟,东西搬完了,枪声也不响了,然后吴法宪就带人把汽车都给烧了。队伍撤回到了山上。平型关战斗胜利结束。打完仗开饭时,685团战士都美滋滋的吃了一顿饼干加牛肉罐头。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