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后部长18
[ 2025-4-15 10:03:00 | By: 天山学人szr ]
 
第九章 第九位总后勤部部长赵南起(二)
五、担任总后勤部部长
      
1985年,由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提名,赵南起调任总后勤部副部长,这是洪学智有意提拔赵南起做下一任总后勤部部长。1987年,洪学智离开总后勤部,赵南起接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党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
1988年,赵南起被授予上将军衔。
担任解放军后勤部部长后,赵南起每年都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在总后勤部工作时,他提出“以改革总揽全局”,全面推动军队后勤改革。主持制定《军队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全军后勤改革五年规划》、《“八五”期间全军后勤工作的基本思路》,确定在10年内分三步走,实现全军后勤保障工作根本好转的目标。这些我军后勤建设目标要求的提出并实施,使全军后勤改革得以有序展开、整体推进、健康发展,全军后勤建设成效显著,在积极“忍耐”中有所作为,确保了军事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的提高,增强了后勤保障能力和军队战斗力。
赵南起同志善于总揽全局开拓创新。他提出将军队战略物资储备与国家物资储备紧密结合,缩减军队储备规模,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军队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与国家统筹规划,统一建设,走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发展路子;强化全军后勤的作战保障机能,倡导并实现战略、战役、战术三级保障体系;在军队员额大幅精简后,提出按照“加强、开放、看守、淘汰”的原则,调整后勤基础设施,收缩后勤摊子,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和自我封闭格局;坚持走“科技兴后勤”的路子,深化后勤科技体制改革,调整科技组织结构,扩大科研单位自主权,建立科研成果开发转化机制;为打破我军长期沿用的按建制关系各成体系的保障体制,探索三军大联勤保障体制,大力推进以“代供、代修、代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划区保障,先行试点、逐步展开,有效提高了后勤保障效能,为全军大联勤的全面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南起同志主张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他提出军费分配要确保部队生活水平不下降、确保战略预备队和应急作战部队战斗力不降低,要向团以下部队倾斜、向装备倾斜,大力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大力压缩各项公务费开支、大力压缩集团购买力。“七五”期间全军装备失修率每年递增幅度较大,他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决了军队大型装备库房建设问题,为空降兵装备了大型运输机,组织了空军机场翻修和海军军港、基地整修工程,使多年制约军队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他心系基层官兵,提出对团以上机关少搞“锦上添花”,对营以下部队多搞“雪中送炭”,组织实施全军营以下部队营房综合治理工程,到1992年三分之二的建制营搬进了新营房,建立旅团生活服务中心,既方便了连队,又改善了生活。他协调安排专项经费,解决驻边远地区部队吃水、洗澡、照明、取暖等难题和驻青藏、新疆高寒地区部队肉菜禽蛋自给问题。赵南起主持制定《军队基层后勤管理暂行条例》并狠抓贯彻落实,到1991年年底全军70%的基层单位后勤管理达标。赵南起同志推进军队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他提出实行事业经费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的“双轨制”运行机制,有效克服了财务管理上的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倾向,使军费使用管理逐步走上标准化、制度化轨道。他提出设立军队财务结算中心,有效发挥其聚财、生财、调剂、服务、监督的综合作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安全性。
赵南起同志无私无畏狠抓从严治军。在整顿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生产工作中,他深入调查研究,直面突出问题,主持制定了清理整顿军队生产经营的方针政策,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对全军生产经营单位分三步进行清理整顿。他主持开展全军房地产、团以上单位决算审计的清理整顿,组织全军编外车辆、银行账号、油料供应管理检查清理,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政治影响,实现了中央军委提出的从严治军目标任务。

当他看到南疆军队医院宿舍是连窗子都没有的黑屋,落泪道:“如果我们的孩子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们会怎样想?会无动于衷吗?她们献身国防服务边疆,我们总不能让她们在这种地方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吧!”
令人心疼的是,驻边远地区部队不仅营房破旧,还面临吃水难、洗澡难和取暖难。
可当时,国家军费也着实紧张,所以才一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但赵南起还是坚持要改善,并为此付出努力。
他说:“这种钱值得花。不能只算经济账,要从部队的长远建设出发来考虑问题。”
就这样,赵南起得到了部队官兵的热烈爱戴和拥护。

六、出任军事科学院院长
      
1992年10月至1995年7月赵南起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赵南起提出发展中国军事科学事业的新思路,确定史料的收集、汇编工作要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以研究工作为主;基础理论、历史研究要与国防建设、军队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相结合,以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注释性、借鉴性、总结性的研究,要与面向未来、着眼发展的创造性超前研究相结合,以创造性的超前研究为主;低层次的一般性课题的零散研究,要与宏观的战略性课题的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宏观的战略性系统性研究为主。他倡导的“四个结合、四个为主”军事科研新方法,受到中央军委首长的充分肯定。仅1993年,军事科学院重大现实课题研究就增加了66%,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论证”、“未来作战问题研究”等重大课题中,军事科学院都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对策咨询作用,使军事科学院作为中央军委决策咨询机构的职能得到强化。他主持拍摄的《较量——抗美援朝战争实录》,获得“1995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纪录片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赵南起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重视人才和学科建设,深化改革科研管理体制,要求各项工作以科研为中心,以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为主体,千方百计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别是解决了住房难等问题,得到科研人员的高度赞扬,至今仍传为佳话。

六、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8年3月赵南起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高度关注生态问题
  
1999年4月,赵南起副主席率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防治荒漠化调研组到西北考察,实地了解荒漠化情况,探讨防治荒漠化的有效办法,向中央提出对策建议。二十多天里,调研组从呼和浩特出发一路向西,先后考察了内蒙古阿拉善、宁夏沙坡头、甘肃武威、青海共和等荒漠戈壁地区,行程数千公里,有时一天要行车数百公里。所到之处,大部分是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地区,或烈日炎炎,或风沙肆虐。在内蒙古阿拉善考察时,赵南起乘坐的中巴车一度陷到沙地里动弹不得。

除了赶路,调研组沿途还考察了多个荒漠治理示范点,走访农户,参观林场,召开大大小小的座谈会,这么长时间高强度的考察活动,就连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觉得有些吃不消。可是赵主席始终精神抖擞,令人叹服。
尽管年过七旬,但赵南起思维敏捷,言简意赅,摆事实,举数据,从不用大道理说教。他待人谦和,善于倾听,从不打断别人谈话。无论是调研组成员,还是基层干部群众,在他面前大都没有压力,敢于讲真话说实话。
调研组成员都来自各部委各单位,从科级到部级干部都有。二十多天朝夕相处,大家彼此也熟悉起来。工作之余,作为团长的赵主席常常与大家拉家常说笑话,整个团里气氛融洽。
有时候参加地方单位举办的宴会,赵主席每次都要挨个儿给团员斟酒,一个都不能少。对想和他合影的人,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均来者不拒。赵主席与人合影有个特点,每次都挽着身边人的手,令人感到温暖亲切。
调研报告成稿后,赵南起亲自审改,并在五月份向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报送。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副总理温家宝等都作了批示。报告中提出的将防治荒漠化列为国土整治重点工程,尽快制订出台《防沙治沙法》等重要建议,很快列入国家重大决策并得以实施。
1999年7月27日,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绿化基金会五家单位名义发起的“关注森林”大型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赵南起主席正式出任组委会主任。
针对当年各地发生的毁林开垦、乱占林地屡禁不止问题,组委会组织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了“保卫绿色、关注森林”为主题的系列采访报道活动,公开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件,对毁林行为形成了有力的舆论震慑。
在“关注森林”组委会成立之后近两年时间里,赵主席以组委会主任的身份,先后去新疆、广西、湖南、吉林、内蒙古等地,就一些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多份有质量有内容的建议报告。
2000年在内蒙古考察期间,听当地同志向调研组介绍,在库布齐沙漠腹地,一个县级人民武装部23名官兵在部长王中强的带领下,采取容器植苗法,苦战五年,硬是在一片流动沙丘上栽植出一万多亩沙柳林,创造了治沙奇迹。赵南起听非常感动。随后临时改变行程,驱车数百里前往现场实地考察,看望慰问官兵。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他向王中强了解容器植苗法。

2、出访韩国
2000年4月,赵南起以全国政协副主席身份率团访问韩国。
临行前,他特地向组织上提出了回乡探亲的请求。
后经中央批准,赵南起率中国代表团来到了韩国,受到韩国政府最高的礼节待遇。他也因为血统身世备受关注。
韩国记者一路热情提问,但赵南起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全程微笑拒绝。
等回到阔别六十载之久的家乡清源郡时,他终于不再克制自己,不禁热泪盈眶。
尽管早已不是幼年熟悉的道路建筑,但踏上这片土地,赵南起心中莫名会升腾起融融的暖意,家乡的群众更是扶老携幼、夹道欢迎。
一时间,他被浓浓的乡情感动,拿出茅台向大家一一敬酒,祝愿两国友谊长存、家乡繁荣昌盛。

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将军此行并没有见到弟弟赵南元。这也成了他最大的憾事。
2018年6月17日23时12分,赵南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第九章 参考资料
[1]曲爱国,曾凡祥.走近赵南起上将[J].民族团结,1997,(08)
[2]吴志菲.赵南起:我曾与毛岸英共事[J].党史文苑,2010(23)
[3]赵南起 百度百科
[4]曲爱国,曾凡祥《赵南起传》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5]新华社 赵南起同志生平



 
 
  • 标签:后勤 
  •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25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