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治部主任 第一部 第一章 首位总政治部主任 郭沫若(五)
十七、大文豪与中学生陈明远的忘年交。
陈明远
1947年,上海山阴路小学6岁的学生陈明远。一次放学后祖母带他回家,在路边捡到一大包银元,包里有一个地址:恒丰里77号。奶奶和陈明远按地址送还了银元,原来这是群益出版社丢失的稿费。第二天,郭沫若到陈明远家登门感谢,一老一小相识了,两天后郭沫若又送来一套书,包括他的历史剧、诗选《凤凰》和自传等。
1953年,陈明远进了上海中学。有一天,陈明远给郭沫若写信谈了纪念屈原的事,还寄去了写的几首小诗。地址写的是中国科学院,没想到几天后就收到了郭沫若的亲笔回信。从此两人开始了10余年的交往。郭沫若知道陈明远父母不在上海工作。就把他介绍给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叶以群和演员白杨,托他们多关心陈明远的文娱生活。
1955年郭沫若访问日本后回到上海,白杨带陈明远去欢迎他,这是两人第二次见面。1957年的暑假,来北京探亲的陈明远,一个白皙而腼腆的男孩来到北京西城缸瓦市大院胡同五号那朱漆的郭家大门前面,迟迟疑疑地瞧着门口的岗哨,好半天才鼓起勇气询问:这里是不是郭沫若的寓所?警卫人员通报后,很快将陈明远引进门去。
郭沫若正坐在书房里写文章,抬头见到跨进门来的陈明远小朋友,立即高兴地站起身来,招呼这位已通过不少信但才第三次见面的年轻后生,满面笑容地问道:“明远,你来了!脸为什么这样红?是太阳晒热的,还是跑得出了汗?”知道他是因紧张才涨红了验,沫若慈爱地拉起他的小手,心中泛起十分甜蜜的感情。他问明远是否愿意常来做客,明远直率地回答道:“我喜欢听您讲学问,要是您愿意常常教我的话,我就更喜欢到您这儿来了。”这话正中下怀,沫若平生就有这样的愿望,能带几名青少年学生,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师,因此连声说:“好!好!我真愿意当一名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是莫大的幸福。”
尽管陈明远当时还是个孩子,然而郭沫若对他的意见却相当重视,并且经常有意从他这儿去打听青少年朋友们对自己著作的意见,觉得年轻人的“目光真是犀利,把我旧作中所写的都看得透明一样,令我惊讶”。听得他们批评自己一些诗“算不上诗,只能算分行写的散文”,大诗人并没有因为觉得面子下不去而恼火,反而检讨自己说:这类作品多半是应时应景而写的,希望他们多多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错误。为此他把自己新出版的著作一本又一本地寄给明远,希望他“阅读的时候想到什么就随手记下来”。单是短短的一首《橘颂今译》,就有十二处字句参照陈明远的意见作了修改。陈明远还喜欢练习用白话诗的形式翻译和改写古典诗词,郭沫若不仅把自己和闻一多等人的有关译稿送给他作为参考,而且亲自修改明远的译稿,写上详详细细的评语,有时评语的字句远远超过了译稿的字句。明远怀着无限感激的心情,细细思考老师用漂亮的绳头小楷所写的评语,然后将译稿加以修改,誊清后再寄给老师审阅。每当深夜郭沫若工作感到疲劳之际,他常常喜欢将明远的“课外作业”拿出来欣赏、批改,透过这一本本练习本,他看到一棵稚嫩的幼松正在茁壮成长,为了培养这年青的一代,他不惜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去浇灌。
郭沫若不仅关心陈明远学业上的进步,同时也关心他身体的健康和政治上的成长,由于郭沫若一直没有公开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这曾一度影响了部分青少年,他们想以郭沫若为榜样,做一个无党无派的民主人士。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但他又不便道破底细,只能在给明远的信上郑重其事地声明:
马克思列宁主义几十年来就是我唯一的信仰,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我们老年人的脑袋,真象是一个世界旅行者的行李,贴满了各国各口岸的商标,早已到了该洗刷干净的时候了!我生在十九世纪末,受过“富国强兵”的所谓启蒙教育,主张过“个性解放”,看了一些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投入了大革命,走了好多年路,才找到了共产主义的真理……年轻的朋友,我要永远保持着心上的春光。
郭沫若满心希望陈明远这些年轻人,努力追求进步,沿着党所指引的航程疾驰。
十八、呕心沥血建设中科院
1949年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会议上,郭沫若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直至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他一直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他是我国科学工作的重要领导者。他为中科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郭沫若积极筹划科学院的构建,他把原中央研究院及下属机构重新组合成21个科研单位,并新增四个研究单位。他具体领导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强调重点发展自然科学。郭沫若积极为中科院延揽人才。一九五○年五月间,郭沫若院长满腔热情地欢迎自海外回到祖国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两双科学家的大手紧紧相握,两颗赤子之心密切相连,两对湿润的眼睛交流着心灵的信息。1950年准备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赵忠尧、钱学森、鲍文奎等科学家被美国政府无理扣押,郭沫若愤慨万分,他一面致电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主席居里博士,吁请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谴责美帝无耻暴行,一面给赵忠尧提前发工资,以解决他们家属的生活问题。经过各方面斗争、努力,50年代初,数百名杰出科学人才陆续回到祖国,其中中科院引进了300多人。正是有了钱学森、赵忠尧这些优秀专家的加盟,新中国才成功研发两弹一星,取得许多重大科研成果。
郭沫若非常尊重和关心科研人员,钱学森刚一回国,郭沫若就请他全家到家里做客,嘘寒问暖,赋诗相赠。他要求社会尊重理解科学家,他指出:“科学研究是最坚苦的、最需要耐心的冷门。一件重要的发明发现,不知道要费多少年月,多少人的心血才能完成。”
钱三强回忆道“郭沫若任中科院院长几十年来,为中科院的成长、发展呕心沥血、帷幄操劳,从科学发展方向、任务到科研机构的设置、布局,从旧体制调整到新兴学科的发展,从所长人选到青年人才的培养,他都细心体察,一一过问…。
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的科学工作有了飞跃的发展:中科院科技人员由解放初的200多人发展壮大到数万人,科研院所不断增加,科研设备不断补充、更新,发展创造、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郭沫若对中国科学院发展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十九、兢兢业业的科大首任校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薄弱的科技基础与匮乏的科技人才难以满足“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计划的要求,因此,中科院部分科学家提出由中科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1958年5月,该提议得到中央的批准。
由此,中国科大的筹建工作即日开始。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受命全面主持学校的筹建工作。他亲自四处奔波,筹借教室、宿舍和礼堂,聘请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担任科大教师。并报请中央优先录取了1600名品学兼优学生。经过郭沫若和中科院的极大努力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只用短短三个月,1958年9月中国科技大学就顺利建成开学了。郭沫若担任科大首任校长。新成立的中国科大设立13个系,43个专业,大部分是新兴专业。
郭沫若亲自为科大校歌《永恒的东风》作词,他的亲笔题词“勤奋学习,红专并进” 是学校校风的由来。
中国科大建校之初,就明确提出“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为研制“两弹一星”服务,是为了国家需要而建,因此学生必须要端正思想基础,此为“红”;科大的创立是为了给国家培养高标准专业人才,因此要求学生勤奋学习,打好尖端科技的科学基础,此为“专”。这八字箴言是郭沫若同志留给科大师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将激励无数后继者不断前进。
郭沫若非常关心科大师生的学习与生活,满腔热情地关怀青年 一代 的成长。新 生人学, 他深人学生宿舍,嘘寒问暖、 关怀备至。
还抽空和同学生一 起就餐,了解学生的伙食状况。
当时科大 学 生大部分是工农出身,经济上不充裕, 人冬 了, 有 的同学没有冬装。郭沫若校长立即从稿费中拿 出几万元钱给学 生 置办冬装。春 节, 许多 学生 没有 回 家,郭沫若便到学校和学生一起 吃年饭,还 发 给每 个学生 发“ 压 岁钱”,还将国外友人馈赠
的礼品转赠给学生。使远离 家乡和亲人的同学们感到格外温暖。
二十、参观大寨结情缘
1978年郭沫若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在生命弥留之际,他曾留下遗言说:自己死后将部分骨灰撒在大寨的土地上。
1965年冬,身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响应毛主席、党中央关于 “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亲率中科院的专家们,奔赴大寨参观访问,学习取经,与大寨人实行三同,一块儿战天斗地,在虚心向大寨人学习的同时,又热情为大寨人传授科学种田知识,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在艰苦又出力流汗的日子中,郭沫若一行与大寨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大科学家们到田间地头向农民学习种田打坝,大知识分子会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郭沫若在参观学习访问大寨期间,耳闻目睹大寨人战天斗地的光辉事迹,激情澎湃、诗兴大发,用他那大书法家的手笔挥毫写下了《颂大寨》诗——
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
人是千里人,乐事天下乐。
狼窝战良田,凶岁夺大熟。
红旗毛泽东,红遍天一角。
后来郭沫若又乘兴写了 《参观大寨展览馆有感》诗一首,同时刊发在当年12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这对当时全国正在兴起的 “农业学大寨”运动,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他写的 “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这两句,更富有哲理与辩证法,有先见之明,也足见一位老科学家的唯物与忠诚。郭老回北京后,还有一件事牵挂在心头,那就是他离开大寨,大寨人在欢送他们时,郭老曾语重情长地承诺了一句话:等今后有空了,一定再到大寨来看看。
郭沫若在当时已经是著名大人物了,但他平易近人,毫无架子,尤其他来到大寨后,与全国劳动模范、大寨村的当家人陈永贵一起搬石造田,参加劳动,并与大寨人打成一片,结下了真挚深厚的感情。
但后来郭沫若身处逆境,年事已高,1978年6月12日,不幸与世长辞,再来大寨心愿变成了“将部分骨灰撒在大寨的大地上”的临终遗言。
1992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的百岁诞辰。这天,大寨人怀着对老院长的深情厚意,在虎头山的半坡,在松柏茂盛之处,对郭老的部分骨灰进行了隆重又简朴的安放仪式,使郭老和大寨人的重逢心愿,得以实现。
虎头山上的这座墓将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回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