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巩乃斯河畔琐忆 连载2
[ 2022-6-18 9:56:00 | By: 天山学人szr ]
 

伊犁巩乃斯河畔琐忆 连载2  

新疆兵团四师七十一团地处伊犁新源县巩乃斯河畔阿合齐,巩乃斯河发源于艾肯达坂(伊犁州新源县与巴州和静县的交界处),流经新源县,是伊犁河支流。巩乃斯河被当地的哈萨克牧民亲切的称为"阿纳苏",意思是母亲河,流经新源县全境,养育了新源县30万的人口,滋润着1800平方公里美丽的那拉提草原。巩乃斯在瓦剌蒙古语意为"绿色谷地"(元明清时期这里是瓦剌辉特部牧区),清代乾隆时期之后哈萨克进入伊犁,巩乃斯在哈萨克语意为"太阳出来的地方"

      美丽的巩乃斯河

巩乃斯河全长为258公里,发源于艾肯达阪(伊犁州新源县与巴州和静县的巩乃斯沟乡的交界处,是218国道的要冲部位),与喀什河、特克斯河相汇流入伊犁河,最后直奔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我们都知道"一江春水向东流",而这条巩乃斯河却是向西流,是一条逆流河。河里生活着高山冷水鱼,鱼身呈圆长状,肉质鲜美,是那拉提的一道特色野味。阿合齐哈萨克语意为白色的芨芨草阿合齐哈萨克语意为“白色的芨芨草滩”。阿合齐在秦汉时期为乌孙国属地,至隋、唐、宋、辽、元、明、清,均为游牧养生之地。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及道府县后,属厄鲁特营游牧区。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宁远县(今伊宁县),民国19年(1930年)改属巩留县,民国35年(1946年)划归新源县。团场海拔845-900米。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6℃,最低-34℃,最高37.4℃,无霜期156天。距伊宁市200公里。七十一团东、西、南与新源县别斯托别乡接壤,北至巩乃斯河,形如一把折扇,沿巩乃斯河南岸展开(团属伊犁双新焦化厂位于尼勒克县境内;七连位于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大小13个牧场分布在新源县境内山区)。七十一团团部位于巩乃斯河南,北距国道218线3公里,团部驻地与则克台镇隔河相望,团部办公大楼离巩乃斯河仅500多米,南离新源县城9公里,316省道纵贯团场中部,连通218国道和新源县城,交通极为便利。

71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六军骑兵团。1951年5月,奉命进驻新源。1952年3月,改番号为五军十五师骑兵团。1953年6月,改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四师十二团。1954年10月,兵团成立,改番号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十二团。1969年4月,改番号为一0四团。同年7月7日,改为七十一团。1975年5月,撤销兵团建制,改为伊犁农垦局七十一团。1982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发〔1981〕45号文件《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该团改番号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2012年年底,团场改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

2001年全团共有土地面积1.6万公顷,其中耕地0.68万公顷,园地0.006万公顷,林地0.12万公顷,牧草地0.52万公顷。全团总人口14203人,职工5962人,有汉、哈、回等11个民族,在岗职工5173人。全团有基层建制单位29个。

团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9805万元,职均收入5824元。

71团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主要农产品有制种玉米、甜菜、商品玉米、小麦、番茄、铁板椒、大豆、香料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团场已发展为伊犁州重要的制种玉米基地之一。

团场拥有7个工业企业,有焦化厂、淀粉厂,双新机械厂和塑料制品工业公司等。

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团属伊犁双新焦化厂厂区内煤炭储量为8500万吨。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机焦、煤焦油、拖拉机配件、白酒、奶粉等。工业产品主要销往新疆各地和河西走廊,粒焦销往哈萨克斯坦。

全团有学校2所,中心幼儿园1所,教职员工137人,学生14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医院1所,病床72张,基层卫生室15个,医护人员78人。疾病预防中心1所,工作人员6人。有广播电视台1所,有线电视覆盖率100%。

小车出伊宁后沿公路向西南方向行驶,途经巩留县、经过约4个小时到达处于新源县巩乃斯河畔则克台镇附近的七十一团团部,小车一直开到团场招待所-一座T型平房建筑前停下。

一个中等个头,身材微胖、皮肤白皙,褐色卷发,看上去像俄罗斯族人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小候介绍说,“这是刘副政委”,刘副政委一边和我握手,一边说,“欢迎欢迎”,他告诉我,团长政委都出差了,过几天就回来了,要我先休息几天。他把我安排在团招待所一个四人间里,招待所房间非常破烂,我的心凉了半截。

第二天下午,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王院长果然来到了71团,晚上,他当年的同学、朋友在招待所包间里设宴为他接风,席间他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并要他们今后多支持我的工作,关心我的生活。王院长那些同学朋友大多是团机关或连队,基层单位的领导,非常热情。虽然王院长一再提醒他们,不许给我灌酒。但我还是“被关照”得醉醺醺的,只是没有“现场直播”出丑。王院长比我还惨,他最后是被两个大汉架着送进了招待所的贵宾间。 几天后七十一团党委书记段宝新政委回来了,他很热情,对我十分关心,立刻把我安排住在团派出所-一栋新落成不久的漂亮三层小楼二楼一个单间,就住在他的房间上下面。他专门安排分管机关的陈副团长,派人去附近的新源县城购买了全新大床,房间配了彩电、饮水机、桌椅等家具,安装了长途电话。

 团里专门给我接风,我认识了杨成义团长,(当时杨团长还不到40岁,高个子,身体适中挺拔,自然卷发,留一个时髦帅气的发型。妥妥的一个帅哥)和在家其他团领导,他们是,党委常委刘副团长、党委常委盛副团长、党委常委陈辉副团长、党委常委刘志愿副政委兼纪委书记、党委常委武装部长沈川,陈晓耘总农艺师、邢银昌总畜牧师;另外还有组织科董科长(她很快升任72团工会主席,记不得姓名了),团教育科长兼团中学校长肖应莲两位女同志。领导们都非常热情,我又喝了个昏天黑地。还是段政委安排小车把我送到住处楼下。武装部一个年轻干事小连把我扶进了房间。

约一个星期后,四师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肖平模来71团检查工作,并宣布上级党委对我的任职命令。开会之前,肖书记单独和我谈话,她年约40多岁,中等个头,身材适中,肤色白皙,她和气地一再问我有什么要求,身为官场菜鸟的我,竟鬼使神差地提了一个要求,“我、我不会喝酒,能不能照顾一下,让我少喝酒”。肖书记可能没料到我会提这样的要求,(也许别人会认为我的这个要求匪夷所思,甚至荒唐可笑,但这在当时确是我内心最真实、最强烈的要求和愿望),她楞了一下,随即微笑着说,“好吧,待会我给他们打个招呼”。我连连说,“谢谢肖书记”。

肖书记微笑着站起身,向团党委小会议室走去,我紧跟在她身后,小会议室里中央是一个椭圆形紫红色会议长桌,周围摆放约20把半圆高靠背软椅,小会议室里已坐了几位团领导,肖书记径直走向摆在椭圆形紫红色会议长桌上端首位的半圆形高背软椅,从容坐定。我赶紧快步走到小会议室里会议长桌另一端,挨着团总畜牧师邢总坐好,这时会议室响起一阵整齐的掌声。71团党委书记、政委段宝新代表团党委对肖书记莅临71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肖书记摆摆手微笑着道,“早就想到71团来看看大家,但一想到自己的这个身份,又觉得自己来多了不好”。她的话音一落,就看到不少团领导咧嘴轻笑:没想到肖书记还挺幽默。其实她说的也是实情,纪委书记哪里去得多,不就说明那儿有问题吗。接着肖书记严肃地向大家讲起了廉政建设相关内容,通报了四师近期几起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大家一脸严肃,凝神聚气,仔细聆听。

最后,肖书记拿起一份文件说,“我这次来,师党委委托我宣布一份干部任命,就是关于孙祖荣同志的任命”,她接着念道,“兹任命孙祖荣同志任七十一团副团长,任期两年...”。肖书记念完后,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我赶紧站起来,向大家鞠了一躬。肖书记一面挥手示意我坐下,一面继续说,“孙祖荣同志是大学教授,是管理方面的专家。组织上安排他到七十一团工作,是兵团党委和师党委对团场的关心和支持,71团的同志们要支持孙副团长的工作,关心他的生活。一起把71团发展得更好。”会议室里又响起掌声。团党委书记、段政委代表71团表态,“感谢组织对71团的关心和支持,非常欢迎孙副团长到来,71团党委一定全力支持孙副团长的工作。充分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团结带领全团广大干部职工,把团场建设的更好”。

会后我们就去团招待所就餐。在那个最大的包间里,大家依次围着大圆转桌坐好,肖书记坐在首位,杨团长、段政委分别坐在她两边,我坐在圆桌下首,很快菜上齐了,桌上摆了71团酒厂自产的白酒。肖书记微笑着说,“今天我和孙副团长谈话时,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只有一个要求,他不会喝酒,希望能不喝酒,少喝酒。你们要照顾他些”。她话声刚落,包间里就响起一阵轻笑,杨团长笑着说,“都听清了吧,肖书记都发话了。以后谁也不许灌孙副团长”。我连忙欠身“谢谢、谢谢”。

党办王主任拿起酒瓶,招呼招待员给领导们倒酒,肖书记摆摆手“下午要上班,中午就不要上酒了。”纪委书记发话了,团里自然乖乖照办,

王主任张罗着,催服务员赶紧上饭。但是晚餐大家还是陪肖书记喝了一点,肖书记只让招待员给她倒了半杯红酒,大家从杨团长开始依次向肖书记敬酒,我看年近60的文质彬彬的陈总也端起一小杯白酒,给肖书记敬酒,也不敢造次,待邢总敬酒后,我也端起面前的白酒,举杯向肖书记敬酒,肖书记说了一句,“你少喝点”。我已注意到,每个人举杯敬酒后,都会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肖书记只是呡一口。我还是把杯中酒喝光了,不能显得太另类啊。由于肖书记在场,这顿酒喝的文明。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主要到各单位调研,熟悉情况。毛主席早就强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很看重调研工作,除了向团办要各种材料,仔细阅读分析,还积极到各连队、厂矿、单位实地调研,力求早日摸清团场各方面情况,不久就记满了两个小笔记本。

5月正是新疆夏粮田间管理正忙之时,我经常和分管农业的刘副团长一起下连队,到田间地头观看夏收作物长势,向连队领导、农技人员及职工了解情况,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商讨解决措施。时年57岁的刘副团长中等个头,身体结实,因长年在田野里奔波,晒得皮肤黝黑,下连队常戴一顶草帽,身穿蓝色衬衣,有永贵大叔之风。他是一位从农工成长起来的团场领导干部,农业知识扎实,农业管理经验丰富,作风朴实。我很尊敬他。

             作者在七十一团办公大楼前

我也常和团总农艺师陈总和农业科韩科长,张副科长一起下地,陈总当时已近花甲之年,他是一位长在西子湖畔,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建设的文革前老大学生,他在新疆农业战线工作几十年,是一位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对我来说,陈总既是我一位可敬的大哥和同乡。也是我农业技术方面的老师。陈总为人谦和,是一位儒雅的谦谦君子,大家都很敬重他。

韩科长年约40左右,中等个头,身体壮实,农业管理经验丰富。张副科长是一位30岁左右的高个年轻女同志,朴实能干,当我得知她是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毕业的,有时开玩笑称她为师妹,她总是谦虚道,“哪里呀,你是我的老师呢,”其实无论是工农业专业知识,还是工农业管理经验,团场的干部和有经验的职工才真正是我的老师。

7月中旬七十一团万亩小麦成熟,一望无际的麦田,金色的麦浪滚滚,随风起伏,丰收的喜悦挂在团场干部职工脸上。

   康拜因在麦田里收割

团党委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夏收工作,要求团领导分片下连包干,和连队干部职工一起,投入夏收大战,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刘副团长、陈总和我带领农业科同志们负责对各连夏收工作的巡视、检查、督导工作。每天天刚亮,我们就赶到麦田地头,实际查看麦收情况,现场解决发现的问题,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到驻地,往往累得倒头就睡。兵团农场都是机械化作业,康拜因和伴随拖拉机在辽阔的金色麦田里驰骋收割,非常壮观,也非常过瘾。到过新疆兵团团场和黑龙江北大荒垦区农场,才能充分领略现代化大农业的气势和魅力!

          刚收割后的麦田

我们特别注意田边地头,要求连队和麦田承包户务必收割干净,切实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经过两个多月调研,我对71团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不久团里安排我分管科技、政研企业改制、劳资、统计、社保等工作。我开始正式进入团领导的工作角色。

 
 
  • 标签:伊犁 
  •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22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