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位空军司令 马宁(二)
五、担任空军司令
1971年月,“九一三”事件发生后,空军系统不少领导干部受到牵连,空军司令员吴法宪等被隔离审查。中央派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带工作组到空军指导工作,以保证空军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转。随后,中央军委开始酝酿空军领导班子的人选。当时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与林彪集团没有任何瓜葛和牵连;另一个是,空军司令员要能上天。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将军曾经是马宁的老上级,对于这位老部下非常了解,他就向周恩来和毛泽东推荐了马宁。
1973年的夏天某日,马宁突然接到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的电话,称北京派来飞机,要接马宁去开会。
当时还处于十年文革时期,此前马宁曾三次挨整,所以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以为将会再次挨整,于是便带了一大堆检讨资料,来到了北京。然而,当中央宣布马宁出任空军司令员的命令时,马宁整个人都呆住了,他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就这样,马宁连升三级,从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直升空军司令员。
1973年5月至1977年2月马宁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马宁是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尽管马宁对破格提拔为空军司令员毫无思想准备,但他很快进入角色,并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和要求,立即着手清除林彪反党集团的流毒和影响,重振空军精神。由于空军是受林彪集团影响的“重灾区”,因而清查工作非常复杂和艰难。
但马宁坚持实事求是,按照毛主席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及周恩来关于“主要矛盾就是批判、揭露、粉粹林彪这个反党集团,教育大批干部,团结大批干部”的指示要求,根据空军的实际展开工作。既防止清查工作扩大化,又有利于团结,从而达到消除影响、增强团结和提高战斗力的目的。
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复出后,在1975年6至7月军委会大会议上提出,要把训练放在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来抓。空军党委和马宁司令员放开手脚抓训练,提出一定要把飞行时间飞上去,加快新飞行员训练的措施,加快战斗力成长。部队激发了很高的飞行积极性,在正常训练的基础上,1976年空军组织“螺旋”试飞训练等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使空军的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
六、“独领风骚”之人
1975年12月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书菊香书房接见各大军区领导。见到空军司令员马宁,毛主席说:“我出个字谜给你猜猜?”马宁答:“是”,毛主席说:“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跳,一个跑,一个吃肉,一个吃草”。马宁老老实实答“主席,我猜不出来”。当时,毛主席身穿毛巾睡衣,牙齿漏风说话有点含糊不清。此字迷迷底为“骚”字,当时在场没有一个人猜出此迷。毛主席的意思是说,马宁将军是独领风骚之人。因为,马宁是空军历届司令员中首位能驾驶飞机上天的空军司令员。他博击长空,翱翔蓝天1000多小时。
1975年入冬以后,马宁指挥空军80多个航空兵团进行了拉练,有各型飞机1000多架进行了转场飞行训练。
七、指挥空军参加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发生后,空军驻唐山的空六军部队第一时间抽派专机送唐山市军政领导去北京向党中央汇报地震灾情。在预定的天津杨村机场无法降落时,空军司令部果断指示专机直接在北京南苑机场降落。
专机降落后,为了尽快将灾情情况向党中央汇报,空军司令员马宁指示专机组盒汇报组:“请你们乘车直接到国务院报告,从新华北门进入,我在国务院办公室等候你们”。在马宁司令员的直接安排下,汇报组顺利到达中南海,使党中央领导及时地解了到唐山大地震的灾情情况。
任务完成后,当天上午,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命令下,专机运送总参谋部、北京军区、河北省委、省军区各位领导和机关人员抵达唐山机场,建立抗震救灾前线总指挥部。
唐山大地震后,航空兵某部徐进阳机组飞临唐山,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完成侦查任务。8点02分,北京来的第一架飞机平安降落在唐山机场。10点,高永发机组的第二架飞机载着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李明和指挥机关的先头人员到达。接着第三架飞机是空军机关人员也到达。11点,第四架飞机有石家庄机场飞来,载着河北省委和省军区援助唐山的先头人员。12点多,第五架飞机载着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马辉,省委书记马力和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肖选进、副政委汪海峰、政治部副主任郑希文等抵达。14点多,第六、第七、第八驾伊尔/18大型运输机,载来沈阳军区指挥员和辽宁省医疗队也抵达唐山。及时有力地保证了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
1976年7月31日,马宁指挥370多架飞机,12个小时,一个小时30架飞机运送伤员,平均两分钟一架,最短时间是26秒,这边飞机飞起,对头的飞机降落。同时,还要应对的是飞机落地遭到余震。一切指挥依靠的是能力+智慧+素质+经验。只能肉眼判断机型,拿话筒的人出主意,计算一下,调配;停机时大航线套小航线,所有飞机没有刮碰,没有事故。这次救援,被人民日报评论“创造了世界航空史的奇迹”。
1976年唐山大地震,空军出动3000多名指战员,派飞机168架,共飞行2478架次,运送救灾人员5800多人,物资2万余吨,伤员2万多人,唐山机场最繁忙时每隔26秒就起降1架飞机。
唐山大地震,人民空军每天起降飞机超过200架次,一度创造了最短起降间隔只有26秒的记录……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人民空军披肝沥胆,在亿万人民心中留下一条条壮美航迹。
八、突遭审查
1977年4月,中央突然宣布张廷发接替马宁,担任空军司令员,而马宁则离职接受审查。马宁被撤职并被审查多年,据说他与“四人帮”有牵连。1974年筹备四届人大会议。当时毛主席因为身体原因前往长沙休养,就把四届人大会议的筹备工作交给了周总理与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王洪文等“四人帮”把这次会议看成是夺权的好机会,不断安插自己的人进入重要部门。
另外,由于当时周总理已患癌症,所以谁担任第一副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张春桥把第一副总理看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不过,王洪文偶然得知了张春桥并不是第一副总理的人选,于是“四人帮”就聚在一起密谋,决定安排王洪文到长沙向毛主席告状。
王洪文是背着周总理去长沙的,而且还是乘坐飞机。所以王洪文就找到了马宁,1974年10月18日,马宁秘密为王洪文安排了一架飞机,让王洪文乘坐这架飞机前往长沙,王洪文谁都没有带,甚至贴身秘书廖祖康都不知道这件事。
10月18日晚上,王洪文乘坐马宁安排的飞机返回北京,这次长沙之行,他碰了一鼻子灰。而马宁也在粉碎“四人帮”后因为此事受到了审查,导致在1977年被撤职。
九、重情重义
马宁老战友、老红军苏棣医生是原北京建材医院院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迫害,被下放到甘肃省中医院,后在马宁将军关照下调西安闫良医院任院长。
1984年,62岁的马宁以副兵团职待遇离休。
1988年,马宁被中央军委授予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可见组织还是没有忘记这位曾为国家和党做过贡献的将军。
2010年12月3日,马宁病逝于北京,享年89岁。
第三章参考资料
[1]马宁 百度百科
[2]新中国第一位会开飞机的将军
[3]空军传奇司令员马宁访谈录
[4]共和国十大传奇空军司令员
[5]开国少将 人民网 20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