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司令1
[ 2025-5-23 13:52:00 | By: 天山学人szr ]
 
             
  《空军司令》
 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进行空中斗争、空对地斗争和地对空斗争的军种。一般包括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兵种。空军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陆军、海军作战,又能独立作战。
空军是主要进行空中作战的军种,多数国家的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和雷达兵种组成,有的还编有地上战略导弹部队和空降兵。空军装备的机种,通常有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及其他特种飞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空军主要是支援陆军、海军作战。随着装备技术水平和战争形态、作战样式的演变,现代空军不仅能与其他军种实施联合作战,还能独立遂行战役、战略任务,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现代国防和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一支重要的战略力量。空军具有快速反应、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其他军种作战,又能独立遂行战役、战略任务。空军是现代立体作战的重要力量,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国防和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Air Force of the CPLA)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经过不断发展建设,中国空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气象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高技术军种。
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空军司令员是空军的主要首长,负有指挥空军,建设空军,发展空军的最重要责任。
自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以来立,人民空军经历了多位司令员,他们都是人民军队特别优秀的高级将领,为人民空军的成长壮大,为保卫伟大祖国的神圣领空,为建设世界一流的革命化现代化强大人民空军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章 第一位空军司令 刘亚楼(一)
            
              刘亚楼上将
刘亚楼1949年至196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
一、身世凄惨,天资过人。
1910年4月8日刘亚楼出生于福建武平湘店乡一个偏僻山村湘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刘兴昌、刘振东;王松(化名),Sasha(俄文)。父亲刘克芳,母亲曹秀孜,弟弟:刘亚东。
。刘家没有田地,单靠刘克芳上山砍柴卖过日子。刘兴昌就诞生在一座破旧的泥木结构的右厢房里。
刘亚楼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就已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分娩那天,整个山村都能听到她痛苦的呻吟声。在艰难的生产过程中,刘亚楼的母亲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虽然刘亚楼顺利降生,但他的母亲却因产后并发症而离世,留下了刚出生的婴儿和悲痛欲绝的丈夫。
刘父面对妻子的离世和襁褓中的儿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外出打工,但又无法照顾幼小的刘亚楼。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刘父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刘亚楼过继给一位同姓好友刘德香,由刘妻梁玉娣喂奶抚养,取名刘振东
。这个决定虽然让刘父心如刀割,但却为刘亚楼的未来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养父母虽然家境也不富裕,但却给了刘亚楼一个相对安定的成长环境。他们将刘亚楼视如己出,尽力为他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在养父母的悉心照顾下,刘亚楼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有一次,当地一个读私塾的孩子路过刘家门前,随口吟诵了一首诗。让所有人惊讶的是,刘亚楼竟然能够一字不差地将整首诗背诵下来。这一幕让养父母看到了刘亚楼的潜力,他们决心要让这个聪明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筹集学费,养父母开始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刘亚楼也懂事地帮助家里分担家务,减轻养父母的负担。1919年,养父刘德香见刘振东天资聪颖,宁可委屈自己的孩子不上学,也节衣缩食把刘振东送去读私塾。1920年,刘振东上崇德小学。
1924年,刘振东入湘店高等小学。
在学校里刘亚楼如鱼得水,刻苦学习,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异。除了传统的中国古典知识,他还接触到了一些西方先进思想。这些新鲜的观念让年轻的刘亚楼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在他的内心深处,一颗革命的种子悄然萌芽。
二、投身革命
1926年,刘振东考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不久辍学回乡。当时
全国掀起了大革命的浪潮。此时的刘亚楼已经回到家乡的崇德小学任教。学校校长刘克模是一位进步人士,他向刘亚楼介绍了共产主义的理念。这些思想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刘亚楼对未来中国的想象。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能够救国救民的力量。
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刘亚楼开始在当地组织联络,成立了一个名为"铁血团"的农民自卫队。这支队伍在当地惩恶扬善,打击封建地主的恶行,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爱戴。刘亚楼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
1929年8月中旬,刘振东由张涤心、李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更名刘亚楼,表示跟党永远干革命,更上一层楼。9月,刘亚楼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闽西游击队任班长、排长。因其胆大心细、完成任务出色,得“精灵兵”美称。12月,入红4军随营学校学习。1929年刘亚楼第一位妻子被民团抓走,被迫嫁往他乡。

三、机智勇敢的红军指挥员

1930年,刘亚楼参与了闽西苏区的反"围剿"战争。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刘亚楼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勇气。
在一次战斗中,刘亚楼所在的部队被国民党军队包围。情况危急,但刘亚楼冷静分析敌我态势,发现敌军在西北方向的防守较为薄弱。他果断建议指挥员从这个方向突围。这一建议被采纳后,部队成功突出重围,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这次经历让刘亚楼意识到,在战场上,细致观察和果断决策同样重要。
1930年起,刘亚楼在红12军任连长、营长兼政治委员,在第4军第3纵队任第8支队政治委员,曾参加文家市、第二次攻打长沙和吉安等战斗。后任第12师35团政治委员,第11师政治委员,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在行军和作战中重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对官兵进行群众纪律和革命教育。


 
 
  • 标签:空军 
  •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25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