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治部主任58
[ 2025-1-6 10:10:00 | By: 天山学人szr ]
 
第二部 第五章 第五位总政治部主任 张春桥(一)
   
张春桥1975年1月至1976年10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他是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第5位总政治部主任。
一、少年反动,投机革命
1917年2月1日张春桥出生于山东菏泽巨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小名善宝,笔名:狄克、水晶、吴松、常孰、子渔、何泽、浦西、龙山、齐索、安得、子执、何闻、路宾等。其父张开益是长期为国民党、日寇效劳的反动官僚、汉奸;曾任日伪保安三团军医主任,国民党济南市卫生处处长。母亲宋蕙卿。张春桥有4个弟弟张秋桥、张铁桥、张济桥、张月桥和一个妹妹张佩桥。
1932年至1934年,张春桥在济南正谊中学读书,1933年春,张春桥伙同国民党复兴社分子李树慈和马吉峰等人在济南发起成立法西斯组织华蒂社。由复兴社出资创办了《华蒂》月刊。“华蒂”,就是“中华法西斯蒂”的意思。张春桥是华蒂社的发起人之一和中坚分子,积极为华蒂社发展组织、撰写文章,进行反动宣传。1935年5月,张春桥到上海,在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崔万秋的指使下,从事拥蒋反共活动,疯狂反对鲁迅,积极参加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1936年3月15日,张春桥化名狄克,在《大晚报》副刊《火炬》上发表《我们要执行自我批评》的反动文章,恶毒攻击鲁迅为《八月的乡村》这部小说作的序言。鲁迅在同年4月16日写了《三月的租界》一文,深刻地揭露了张春桥的反革命嘴脸。
张春桥1936年4月在上海参加了叛徒宋振鼎组织的一个冒充共产党的所谓“预备党员委员会”。这个组织的成员,不少是从国民党苏州反省院出来的自首叛变分子、脱党分子。不久,这个组织被上海党组织发现,由吴仲超同志代表党组织宣布予以解散,并责令宋振鼎通知了所有参加这个组织的人,也通知了张春桥。
1937年9月,张春桥离开上海,返回济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奉山东复兴社特务头子秦启荣之命,由复兴社特务赵福成掩护,伺机潜入我根据地,1938年1月张春桥借助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的一个熟人的介绍,打通了通往延安的道路,混入延安。张春桥隐瞒了他的国民党特务身份和反革命历史,隐瞒了他的家庭出身和他父亲的反动历史,1938年8月入党。
二、任职晋察冀解放区报社
1940年11月张春桥到晋察冀根据地担任《晋察冀日报》副总编,从事革命的宣传文化工作。《晋察冀日报》不断迁移,报社驻留最久的是河北石家庄附近的阜平县马兰村和平山县滚龙坡。张春桥和总编邓拓在一些问题产生分歧,张春桥向晋察冀根据地党委写匿名信状告邓拓,但晋察冀根据地党委信任邓拓,张春桥告状失败,但从此对邓拓怀恨在心。1943年春26岁的张春桥和27岁笔名李岩的中共北岳区党委宣传干事李淑芳恋爱,1943年12月8日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郭苏区委宣传委员李淑芳在日寇大扫荡中被捕,自首叛变,到处为日军做策反工作。1945年在张春桥的包庇下,李淑芳改名文静重新混入革命队伍,在《晋察冀日报》资料室工作。1945年9月张春桥和文静结婚,两人育有三女一男,儿子张旗、大女儿张薇薇、次女张海娃、小女张维维。张春桥后任《石门日报》主编。张春桥在石家庄工作时,受到时任石家庄市长柯庆施的赏识,为他日后快速晋升打下了基础。
三、重回上海
1949年,张春桥随军南下,重新回到阔别12载的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张春桥任上海《解放日报》副总编辑、1951年9月张春桥任《解放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
1958年,张春桥反复研读毛泽东主席的讲话,揣摩毛泽东的意图,发表了《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一文,该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和赞成,毛泽东批示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并亲自撰写了编者按。张春桥从此进入毛泽东的视野。
四、重逢老领导,受到重用
1954年秋,张春桥接到中宣部通知,即将赴京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恰在此时,张春桥在石家庄工作时的老领导柯庆施被中央内定为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听说自己欣赏的张春桥要离开上海,急忙紧急召见张春桥,希望他留在上海,当自己的助手。张春桥欣然同意。1955年柯庆施正式出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张春桥被任命为柯庆施的政治秘书,成为柯庆施的智囊。1957年7月张春桥为柯庆施起草的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报告《调动一起力量,积极发挥上海工业的作用,为加速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而斗争》,得到毛泽东的赞赏。从此柯庆施声名鹊起,他对张春桥更加信任和倚重。在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张春桥当选上海市委委员。1957年反右运动中,张春桥用不同笔名发表了大量批右文章,成了上海一个化名的反右英雄。
1965年,张春桥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宣传文化工作。
五、攀上贵人,飞黄腾达
纵观张春桥的发迹史,他能够从一介书生平步青云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列,靠的是攀附权贵。1960年代,江青抓“样板戏”,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派出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春桥协助,于是江青与张春桥开始共同工作。张春桥对江青极尽逢迎,得到江青的赏识。
    为了批判《海瑞罢官》,江青要在上海寻找“笔杆子”,张春桥推荐了姚文元,于是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开始写《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此后,江、张、姚都进入“中央文革”小组,江青任第一副组长,张春桥为副组长,姚文元为组员。
张春桥的看家本事是揣测毛泽东的思想动向。自从成为柯庆施的政治秘书之后,张春桥从柯庆施那里得知毛泽东在思考什么。张春桥曾说,他一生的最大愿望是写一本《毛泽东传》,足以看出他对于毛泽东的研究非同一般。
先是依靠柯庆施,接着依靠第一夫人江青,最后博得毛泽东的信任,张春桥终于在中国政坛显山露水。
六、处理安亭事件
1966年11月6日,在北京和上海的红卫兵组织的支持下,上海国棉十七厂、国棉三十一厂、玻璃机械厂、合成纤维研究所、五一电机厂等17个单位筹备成立“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同时要求主持市委工作的市长曹荻秋接见,并提出三项无理要求。对此,中共上海市委根据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的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不要成立跨行业组织的规定,并经请示中央文革小组,决定采取“不赞成,不支持,不参加”的方针。11月9日下午,“工总司”召开成立大会,并在其宣言中声称:“我们要夺权,就是要把人民的权力从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手里夺回来,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的手中!”由于上海市委坚持不承认“工总司”,因此,“工总司”称其“压制革命造反”,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对工人的迫害”,并决定上北京告状。
1966年11月10日凌晨,“工总司”成员冲进上海北站,登上上海进京的列车。列车于凌晨5时发车,到达南京后,奉命停开。王洪文率另一部分人强行登上了上海开往郑州的65次客车,声称要去北京向党中央控告上海市委打击镇压工人造反派。上午7时火车开出。上海铁路局根据国务院指示,8时17分命令将列车停靠在上海市郊嘉定县的安亭车站的岔道上。中午12时左右,王洪文等率众卧轨拦车,造成沪宁全线中断一天以上。安亭站东面被迫停下的列车有12趟,上海站有36趟北上的列车不能发出,从安亭到蚌埠,开往上海的近百趟客货列车被迫停留在沿线各站,严重影响客货运输。制造了所谓“安亭事件”。
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委及时向中央报告情况。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常委扩大会议,根据中央原来确定的原则,要陈伯达电告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坚持不承认“工总司”,同时派干部到安亭车站送衣服和食品,动员工人回厂。
       中央文革小组派张春桥前往上海处理此事。张春桥抵达上海后,不顾中央确定的原则,也未同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商量,便擅自发表支持“工总司”的言论,并迅速签字同意包括承认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是革命的合法组织等“工总司”提出的五项要求。张春桥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文革小组的支持。
11月14日下午,毛泽东召开有部分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参加的会议,同意了中央文革小组对安亭事件的处理。毛泽东说:“可以先斩后奏,总是先有事实,后有概念。先有工人组织这个事实,再有工人组织这个概念”,明确表示应该承认“工总司”。
安亭事件开了工矿企业的工人串连“造反”、“停产闹革命”的先例。此后,中央文革小组更加公开地煽动和支持工人造反,“工总司”的造反活动更加频繁,成为不久后轰动全国的夺权斗争——“一月革命”的导火索。
七、掀起一月风暴
        
一月风暴这一称呼出自《人民日报》社论,又被称为一月革命。
1967年1月初,张春桥、姚文元以"中央文革小组调查员"的身份到上海策划夺权。1月4日,夺了《文汇报》的权,揭开了所谓"一月风暴"的序幕。5日,又夺了《解放日报》的权。6日,张春桥、姚文元等借全市各造反组织的名义,召开了"打倒市委大会",批斗了陈丕显、曹荻秋等市委、市政府领导人。会后,市委、市府的所有机构被迫停止办公。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又于1月8日成立了上海市抓革命、促生产火线指挥部,取代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委,夺了上海市党政大权,刮起了"一月革命"的风暴,权力落到张春桥、姚文元等人手里。毛泽东对上海造反派的夺权活动表示支持。1月8日,毛泽东高度赞扬《文汇报》社、《解放日报》社的夺权和《告上海全市人民书》。毛泽东说:"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上海革命力量起来,全国就有希望”。8日,在毛泽东指示下,中央文革小组为中共中央、国务院起草了致上海各"革命造反团体"的贺电,并号召全国学习上海"造反派"的经验。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上海"造反派"的《告上海全市人民书》,并加《编者按》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一月风暴"是"今年展开全国全面阶级斗争的一个伟大开端",号召"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手里,自下而上地夺权"。2月5日,张、姚等经过策划,成立了所谓"上海人民公社",23日,改称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此后张春桥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兼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上海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从此,在全国各地刮起了夺权之风,大动乱的局面更加严重。


 
 
  • 标签:主任 
  •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25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