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治部主任1
[ 2024-7-11 19:18:00 | By: 天山学人szr ]
 
《总政治部主任》
中国人民军队的总政治部,简称总政治部、总政,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政治工作机关。总政治部负责人民军队的宣传、组织、思想政治、青年、纪律工作,保卫及对外联络工作。
其前身是1927年八月成立的南昌起义军总政治部和1931年创建的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1954年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改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
中国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统帅毛泽东明确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总政治部自建立以来,为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部队中的贯彻落实,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全军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军队政治合格和战斗力的提高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政治部主任是总政治部的一号首长。
第一部 新中国成立前人民军队历任总政治部主任
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军队从工农革命军、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过程中,人民军队经历了多位总政治部主任,他们都是人民军队非常优秀的重要政治工作者,为确保人民军队的革命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章 首任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
                郭沫若
1927年8月4日郭沫若被中共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任命为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可以说是人民军队第一任总政治部主任。
一、聪慧少年,夙夜苦读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素有海棠香国美称、山清水秀的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因母亲分娩前梦见一只小豹子,起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祖父郭明德;父亲郭朝沛(1853—1939),字膏如,秉性耿介,精明能干,从商,略懂医术,乐善好施,深得乡人敬重;母亲杜邀贞(1857—1932),出身没落州官门第,为人勤劳、聪颖、开明、俭朴,对郭沫若影响很大。郭沫若母亲生下4男4女。郭开贞有3兄4姐,他是八儿。
郭开贞母亲虽不识字,但受娘家官宦人家影响,耳濡目染,也能背诵一些诗歌,她常常在劳作时,对着幼小的郭开贞,吟诵一些诗歌。特别是那首母亲念诵最多的唐代诗人韦承庆的《南行别弟》“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郭开贞记得最清楚。母亲对诗歌的爱好深深影响了郭开贞。

郭开贞后来回忆道“母亲在我的摇篮时代一定给我唱过摇篮歌,当然不记得了,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2、3岁时,她已经把唐人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朗朗上口,这我相信是我所受诗教的第一课”。。四岁半的郭沫若,由父亲带去拜沈焕章为师,在名为“绥山山馆”的家塾里读书。郭开贞少时虽调皮好动,却聪慧异常,又十分用功,他遍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常常深更半夜手不释卷。由于夜晚长时间在菜油灯下苦读,郭沫若的眼睛开始近视。长期不懈的苦读,郭开贞打下了深厚的古文根基。
庚子之变后的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改试策论,随后明令废科举而建学校,郭沫若的家塾教育也发生变革:《地球韵言》、《史鉴节要》、《算数备旨》以及上海出版的各种新式教科书被采用为课本。
二、屡遭不平,激发反抗意识
一九○五年九月,郭开贞以优异成绩考入乐山县高等小学堂。
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发榜时他名列第一。这损伤了一些三十岁老学生的尊严,一场风波由此而起:他被借故降为第三名,才算了事。 “故”从何来?原来端午节开贞曾请假回家一周。这本是得到学校许可的,而今学校却出尔反尔,郭沫若含冤抱屈。这件事对于郭沫若一生“是第一个转扭点”,他“开始接触了人性的恶浊面”,“内心的叛逆性便被培植了”。在此段时期,他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一九○七年九月郭开贞考进了嘉定府中学堂,学校师资水平不佳,他努力自修文学,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1909年秋,郭沫若因参加罢课,请求校方与当地政府交出惩办打伤同学的肇事者,被学校开除。
1910年2月,郭开贞通过一道国文题《士先气质而后文艺》的测验,就顺利插入了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三年级丙班学习。
冬,参加成都学界要求早开国会的罢课风潮,任班级代表,但受到处分。
1911年辛亥革命后,郭开贞年底回乡参加民团“观字营”,担任文牍,起草招兵买马檄文,响应辛亥革命。
1912年农历正月十五,20岁的郭开贞奉父母之命与张琼华(1890年7月—1980年6月)结婚。这桩封建包办婚姻使郭开贞内心无比痛苦。新婚第五天就独自乘船回成都府中学堂(由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并入)去了。从此跟张琼华分开了,但对这位一生生活在他家中,替他照顾父母的女人,郭开贞深感愧疚,他说:“我的一生如果有应该要忏悔的事,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1913年春,郭沫若考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学堂理科,但并未就学;夏,被天津军医学校录取,未就学;1913年底,他决定东渡日本留学。
三、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1914年1月,在大哥郭开文的资助下郭开贞赴日本留学;1914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预备班,名列第七。凭郭开贞的天资和努力,在我国留日学生中创造了一个神速考取官费的奇迹。那时的留日学生,规定必须先入高等学校读一年预科,再读三年本科,然后才能升入大学。至于此时开贞之所以“立志学医,无复他顾”,那是因为他意识到“医学一道,近日颇为重要”,将来学成归国,“做一个跑道医生,背着药囊,走遍全国的乡村,专门替贫苦的人们作义务的治疗”,那该多好!
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抗议。
  “祖国危亡,至堪悬念”,郭开贞闻讯后热血沸腾,义愤填膺,觉得国家积弱到这等地步,还有什么脸面在这个欺侮“母亲”的国度里读书,随即决定与同寓友人吴鹿苹等连夜回国抗议,甚至还作好了参军的准备,只要中、日一宣战,他将立即投笔从戎。为此,郭开贞愤然写下了一首七律:
  哀的美顿书已西,冲冠有怒与天齐。
  问谁牧马侵长塞,我欲屠蛟上大堤。
  此日九天成醉梦,当头一棒破痴迷。
  男儿投笔寻常事,归作沙场一片泥。
  然而待他们抵达上海,获悉袁世凯已经屈从了日本的无理要求,郭开贞于同月十一日重又返回日本。
1915年秋,一九一五年七月,郭开贞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预备班毕业,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
1916年 夏 郭开贞到东京圣路加医院看望住院的朋友陈龙骥,与20岁温柔美丽眉宇透着圣洁之光的护士佐藤富子相识、相恋。郭沫若为佐藤富子取名安娜。热恋中的郭开贞写了深情的新诗《Venus》
我把你这张爱嘴,比成着一个酒杯。
喝不尽的葡萄美酒,会使我时常沉醉。
我把你这对乳头,比成着两座坟墓。
我们俩睡在墓中,血液儿化成甘露!
1916年冬,郭沫若与佐藤富子(安娜)在冈山结婚。

郭沫若、佐藤富子(安娜)及孩子们
两人育有郭和夫(1917)、郭博生(1920)、郭复生(1922)、郭淑瑀(1925)、郭志鸿(1932)四儿一女。
四、创建抗日爱国组织夏社,投身抗日爱国运动
一九一九年巴黎和会上,多灾多难的中国又面临新的劫难:帝国主义列强非但否定了我国提出的取消日本“二十一条”的要求,而且决定将过去德国侵夺我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噩耗传来,正在进行医学实验的郭开贞,再也按捺不住悲愤的心情,他的眼睛虽然对着显微镜下的筋肉组织,看到的却是日军铁蹄蹂躏下被支解得四分五离的“祖国母亲”的肢体。难道祖国也会象朝鲜一样沦亡吗?这时郭开贞的身子虽然还扑在实验台上,他的心早就飞出了九州帝国大学的校园…。北洋军阀政府准备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卑劣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慨。五月四日,北京五千余名学生集会游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响彻云霄。他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并宣布全市总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和声援。六月三日,上海、南昌、天津、杭州等地的工人也开始举行罢工,商人先后举行罢市,全国掀起铺天盖地的抗日怒潮。
五四运动的浪潮拍打着瀛洲海岸,日本统治者居心叵测地诬蔑投身运动的爱国学生为“学匪”。然而不管他们怎样歪曲事实的真相,也蒙骗不了有强烈爱国心的中国留学生。为了与国内的斗争相呼应,六月间郭开贞即与夏禹鼎、钱潮、陈君哲、徐诵明、刘先登等同学聚会商谈,议决组织一个爱国团体,搜集、翻译日本报刊所载侵略中国的言论和消息,同时撰述一些反击日本侵略者的文字,油印之后投寄国内各学校和报馆,以进行爱国反日宣传。因为集会时间是在夏天,与会者都是中国人,中国原称华夏,而结社地点又是在夏禹鼎家里,所以开贞便建议给这个团体取名为夏社。1919年7月夏社成立。成立宣言说,今为救国之计,必须牺牲小利。
夏社成立后,大家捐款买了一架油印机和若干纸张、油墨,便。无奈成员都是学医的,不善于做文章,只得由开贞一人承包了翻译和撰述的工作。
赤日炎炎的暑假期间,蒸笼似的斗室里,郭开贞为抗日宣传努力工作。他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挥毫疾书,汗水滴落在儿子稚嫩的小脸蛋上;有时又紧张地油印、包扎,连脸颊都沾上了油墨。当他将自己心血的结晶—一卷卷抗日宣传品亲手投进邮筒,仿佛觉得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发射了一排排炮弹,心中得到了莫大慰藉,一切困顿和倦意全都化为乌有。一个暑假他就高效地发了几次稿,不久他《同文同种辨》、《抵制日货之究竟》等文章,都在上海《黑潮》杂志上刊登了出来,当时颇负盛名的《时事新报》还采用他撰写的《抵制日货之究竟》作为社论,驳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借口,那文末的七绝:
  少年忧患深苍海,血浪排胸泪欲流。
  万事请从隗始耳,神州是我的神州!
更喊出了亿万同胞的心声。
九月,他尝试着将《鹭鹚》、《抱和儿浴博多湾中》两首抄寄给《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首次署名沫若,没有想到当月十一日诗稿就见报了。第一次看见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从此作诗的兴趣陡然大增。郭沫若几乎每天都感到诗兴的猛袭,“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胸中的烈焰和熔岩喷薄而出,化作了斑斓、灼热的篇章。
郭沫若以反叛传统的精神,为被世俗认作“匪徒”的人物大喝赞歌:
  倡导社会改造的狂生,瘐而不死的罗素呀!
  倡导优生学的怪论,妖言惑众的哥尔栋呀!
  亘古的大盗,实行波尔显威克的列宁呀!
  西北南东去来今,
  一切社会革命的匪徒们呀!
  万岁!万岁!万岁!
这首题为《匪徒颂》的诗共有六节,不仅歌颂了包括列宁在内的一些社会革命的领袖人物,而且为古今中外一切政治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和教育革命的杰出代表三呼万岁。
“五四”以后的中国,在郭沫若的心目中“就象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他怀着火一样的心肠为她勾勒新颜,为她描绘理想,为她尽情歌唱。同时他把养育他的地球当作母亲,无限深情地向她倾吐衷肠:
  地球,我的母亲!
  你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
  你还在那海洋里面,
  奏出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
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
我要把自己的血液来养我自己,
养我兄弟姐妹们。
 ——《地球,我的母亲!》
在这段时间内,诗神频频光顾,不断撩拨着郭沫若的情思。他借凤之口,诅咒了那腥秽的旧中国:
  啊啊!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钢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
  《凤凰涅槃》的前半篇就如此这般地一气呵成。
 当天晚自修后行将就寝时,突然灵感的火花又爆发了。郭沫若激动得牙关直打颤,他伏在枕上,用铅笔火速地录下“生的颤动,灵的喊叫”:
  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
  我们光明呀!
  我们光明呀!
  一切的一,光明呀!
  一的一切,光明呀!
  光明便是你,光明便是我!
  光明便是“他”,光明便是火!
  ………
这是“凤凰和鸣”,诗人讴歌凤凰“从那冷静了的灰里”得到了更生,《凤凰涅槃》一诗至此赓续成篇。沫若放下笔,好象自己也与凤凰一起得到了更生,苦难的祖国也得到了更生。
郭沫若的如狂涛暴涨般的创作激情,从一九一九年下半年一直持续到一九二○年上半年,共写了几十首新诗。尽情抒发了他抗日救国的膨湃激情和爱国主义的炽热情怀。 






 
 
  • 标签:主任 
  • 发表评论:
     

    时 间 记 忆
    <<  < 2024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