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任总参谋长 粟裕(三)
二、天才战将,战功辉煌
7. 七战七捷威名扬
七战七捷是指苏中战役, 苏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之战略防御阶段初期,华中野战军在江苏中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而连续进行的7次作战的总称,因而又称其为苏中"七战七捷"。
1946年7月国民党军欲攻占中共实际控制的苏皖边解放区,调集第一绥靖区李默庵部整编第21、第25、第49、第65、第83师和第69师1个旅,共计15个旅,12万人,准备7月15日大举进犯苏中解放区。而新四军华中野战军仅3万人。
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深知大敌当前,只能斗智不可斗力,经过缜密思考,粟裕指挥华野主力1师和6师共12个团,先发制人于1946年7月13日突然以6打1的绝对优势攻打驻扎在宣家堡、泰兴的蒋军美械主力部队83师2个团,仅3天就将敌整编第83师两个团3000余人歼灭。首创歼灭蒋军嫡系美械部队的记录。此即一战一捷之宣泰战斗。
远在千里之外延安的毛泽东获捷,不敢相信,急电询问,所打是否即83师?待确认无误后,毛主席非常开心。
经此当头一棒的李默庵,气急败坏,急忙调整编第49师等部的三路人马,欲在如皋和黄桥之间夹击华中野战军主力。粟裕将计就计,指挥1师、6 师隐蔽转兵东进,准备在运动中歼灭敌49师。为引诱李默庵放手进兵如皋,粟裕命令6师王必成留一支部队大张旗鼓进攻泰兴城里残敌,造成华野主力仍远在泰兴的嘉祥。李默庵果然上当,他三路人马中的49师,很快在被粟裕部包围,经4昼夜激战,师部大部及一个半旅被消灭。整编第49师师长王铁汉(后逃脱)及一个旅长被俘。另外两路人马中的第65师、99旅被歼一部,此战役歼灭49师师部的大部,二十六旅全部,一○五旅一个营,九十九旅一个营,七十九旅一个团,合计1万多人,俘虏六千余人,缴获各种口径炮二百门,轻重机枪五百挺,长短枪四千余支。此即二战二捷之如南战斗。
三战三捷之海安战斗:如皋战斗我军撤退后,如皋敌六十五师一六○旅、一八七旅及四十九师一○五旅,姜堰、白米顽八十三师六十三旅、二十五师一四八旅及二十一师之两个旅共七个旅,于七月三十日开始以锥形攻势从南、西两面向海安进犯。其整个战斗正面不足三十里,纵深仅二十余里,敌各旅完全靠拢前进。粟裕以七纵的两个团保卫海安,沿途积极阻击敌人进犯,一师、六师等部位于李堡、海安以北地区休整。七纵经四昼夜阻击战后,因敌力量强大,且靠得很紧,不易歼灭,因此于八月三日主动放弃海安。这一保卫战毙伤敌约三千人,我仅伤亡二百余人。
四战四捷战之李堡战斗:粟裕放弃海安,造成敌人的错觉。李默庵错误认为"苏北共军大势已去",无力再战。遂决定重新调整部署,分兵对泰州、海安以南地区及海安以东的李堡、角斜地区展开"清剿",以巩固占领区,尔后再继续向北进攻。
据此,粟裕决定以已经休整了两周的野战军主力乘国军分兵"清剿"之机,首先突击动作攻歼其薄弱而暴露的右翼李堡地区之国军第105旅,尔后伺机扩大攻势。同时,将淮南之第五旅东调,与华中军区特务团作为预备队,准备参战。
8月10日,国军第105旅与海安新编第7旅开始换防,新7旅旅部率下辖第19团已抵达李堡,第105旅旅部率下辖第314团暂留杨家庄(李堡以东1公里)交防,准备第二天返回海安,另一个团已经西移海安。
粟裕获悉后,令第1师乘机向李堡、杨家庄攻击,至11日晨,全歼李堡之新7旅旅部及第19团,下午,于杨家庄歼灭第105旅旅部及第314团,该部除105旅旅长率部百余人突围外,悉数被歼。
当日17时,新7旅旅长率第21团仍按原计划前往李堡接防,遂进入华中野战军第6师第18旅和第7纵队于洋蛮河附近预设的伏击区,伏击部队半小时内歼灭敌新7旅部及第21团,新7旅旅长率部300人突围逃脱。
此战前后仅20个小时华中野战军总计歼灭新七旅全部,一○五旅旅部的一部及其一个团,俘虏五千余,毙伤三千余,我伤亡九百余人,打破了敌人截断通、如、海、启,进行全面"清剿"的企图。
五战五捷之丁林战斗
李堡一战,粉碎了敌人全面"清剿"的计划,但敌人仍企图以六十五师、二十一师、九十九旅等"清剿"如(皋)黄(桥)路、如(皋)石(庄)路、通如路两侧及其据点周围地区。当时,立发桥(海安东九里)驻敌六十五师及一○五旅一个团,柴湾、孙公铺(海安、如皋之间)驻敌七十九旅,如皋驻敌四十九师师部、九十九旅一个团、交警一部,陈草籍(如皋东南三十里)驻敌九十九旅一个团,白蒲驻敌一四五旅两个营、交警一部,丁堰驻敌交警七总队两个大队及交警十一总队两个大队,梓林祥驻交警十一总队两个大队,东陈驻交警一个大队。林梓、丁堰、东陈位于(南)通(赣)输公路上,是白蒲、如皋之间的重镇。我夺取之后,便可随时插进敌人的后方通、如、靖、泰地区,而且可以孤立如皋等地的敌人,截断其与南通、海门的联系。
华野主力集结一仓河、三仓河,经过一星期休整,情绪很高。为打破敌人封锁、"清剿",对敌交通线展开攻势,粟裕以一师一部攻取了堰,主力集结韩家庄、鬼头街地区(丁堰西六里),歼灭如皋来援的敌人,并相机歼灭陈草籍敌人九十九旅一个团。六师五个团攻取林梓,歼灭南通来援的敌人,并相机攻取白蒲,一个团向黄桥开进,配合一分区武装围攻黄桥。七纵队猛袭海安、立发桥,并以一个营维护李堡至海安的交通。特务团集结石家庄(丁堰北十里),五旅集结洪家桥地区(丁堰北二十五里)为预备队。九分区通、如、海、启部队袭扰南通,夺取敌人的薄弱据点。
一师于8月21日晚11时,以两个团兵力攻占丁堰,激战至23日上午十时,敌除一个大队约三百余人逃往东陈外,其余全部就歼。六师亦于21日晚九时,以两个团攻击林梓,敌凭坚固守至22日午后,我军乃集中四个团猛攻,下午五时将敌人全部歼灭。我军西开黄桥的一个团,22日进至加力附近,发现搬经有敌人,乃停止西进,准备歼灭该敌。五旅乘胜扩张战果,于22日晚向东陈前进,23日拂晓以一个团开始攻击,两个团打如皋援敌。当时东陈有敌交警两个大队,我军采取中央突破战术,经三次猛冲,突人街中,下午六时,敌人就全部向如皋逃窜了。
这一战共歼灭美械装备的交通警察七总队、十一总队共五个大队及二十六旅残部一个营,俘虏总队副以下二千人,毙伤一千五百人,我伤亡九百余人,首次缴获美造十轮卡车七辆;攻克了东陈、丁堰、林梓等据点,打开了突入敌后向西作战的大门。
六战六捷之如黄战斗:敌二十五师全部,于8月23日开始向我运河门户邵伯、乔墅、丁沟等地进攻。如邵伯失守,就会威胁苏中侧翼及两淮。当时东线五捷,敌已一蹶不振。我采用攻魏救赵的办法,西攻泰州,以策应邵伯的作战。乃以七纵留守,控制贲家集(海安北十里)以北一线阵地,一师、六师、五旅全部西进。
8月23日晚,我军由丁堰、东陈地区经如皋以南西开,如皋一线敌人兵力空虚,敌以为我军将攻占如皋,乃令驻黄桥的九十九旅于23日由黄桥东开增防如皋城,但又怕遭我歼灭,同时令如皋一八七旅全部及七十九旅一个团、九十九旅一个营,分三路向西接应。敌九十九旅直到25日始从黄桥出发。敌军离开巢穴,便于我野战歼灭。我们决计歼灭九十九旅等部后再行西进。部署以六师首先歼灭九十九旅,而后一师、五旅集中歼灭如皋出来的援敌,特务团向黄桥警戒。
25日中午,九十九旅到达分界及芹湖以西一线。我六师以一部分在芹湖担任阻击,两个团由大小杨庄南及马家仓驼向北出击,一个团由大界沟北向南出击,两个团由横巷向北占领小二房庄,切断敌向黄桥退路。该师各部当即向敌合击,至下午七时,西分界、大小界沟为我占领,将敌压缩包围于东分界、杨家岱一线。当晚猛攻,占领分界、沈家巷。敌全部集中东分界东段及荡里一线固守。如皋敌人也于25日中午到谢家甸、空田庄一线。我一师一个团在加力正面堵击,一个团由南向北出击敌人侧翼。下午,我五旅插至葛家庄、阮家庄、邱庄一线,断敌向如皋的退路,并打如皋出援的敌人。晚上,我一师三旅两个团向谢家甸攻击,歼敌一个营。但战局仍僵持不下,时间拖长了对我不利,粟裕决心集中力量,首先歼灭东分界的敌人。26日,我以三旅、五旅监视谢家甸的敌人,及准备打击如皋可能来的援兵;以一旅配合六师作战,由加力西进,中午到分界东北,插到芦家庄附近。下午一时,我六师开始总攻分界的敌人,经一小时激战,将敌大部歼灭。敌向南逃窜约千余人,正遇到我一旅,敌99旅旅长朱志席等全部被俘。接着,我一旅、十八旅、特务团迅速挥师东进,拟于下半夜总攻加力的敌人,但因我一旅未赶上,三旅进行局部攻击,歼敌二个营。27日晨,特务团及十八旅一个团到达何家岱一线(谢家甸以东)。敌于午前十时,以营为单位向如皋突围。如皋一个团向西救应,当时被我五旅击溃歼灭一部。突围的敌人,被我五旅、特务团、十八旅一个团、一师等部于下午五时前分别歼灭于如皋、谢家甸之间地区,零星逃往如皋的不足千人。
七纵队配合行动,打通我南北运输线。26日晚,该纵队以两个团对姜(堰)海(安)线敌八十三师一部发动攻势。27日拂晓攻占大白米,晚攻克曲塘。至27日为止,东至胡家集,西至小白米,全部被我控制,歼敌一个营。
我军乘胜扩张战果,以五旅向黄桥攻击。守敌一六○旅一个营并一个连,极为恐慌。29日晚,五旅开始围攻黄桥,在军事政治攻势并施下,于31日下午八时,守敌全部向我缴枪投降。
此战为苏中自卫战争开始后,缴获俘虏最多的一次,歼灭九十九旅全部、一八七旅全部、七十九旅一个半团、一六○旅五个连、六十三旅一个营(缺一个连),总计俘虏一万二千余人,缴各种炮五十余门,轻重机枪六百挺,长短枪三千五百支,我军亦伤亡三干五百余人。从此,敌一个旅不敢单独行动。
七战七捷之邵乔战役:敌二十五师集结仙女庙、宜陵一线,企图沿运河线北犯,攻取邵伯、高邮、宝应,配合淮南、淮北的敌人七十四师、七军等会攻两淮(淮阴、淮安),并策应东线如皋等地"清剿"。
邵伯位于扬州以北,形势险要,四面河流交叉,南北仅运河堤一条陆道。我军为保卫两淮门户,决以第十纵(谢祥军部)和二分区的四、五两个团保卫邵伯。我华野主力则西来增援,南北夹攻,求得歼灭二十五师于邵伯以南地区。
八月二十三日,敌二十五师分三路向邵伯、乔墅、丁沟进攻。战斗至晚,进攻丁沟的敌人被我击退;乔墅河南街道被敌占领,我退河北;攻击邵伯的敌人,数次猛攻均被我击退,惟邵伯以东三里的洋桥被敌突破,我八十二团增援后,反扑夺回。二十四日,敌发动猛攻,乔墅全部被敌占领,五团伤亡很大。十纵八十七团接替五团,与敌对峙于乔墅以北。邵伯方面,敌集中优势兵力,在飞机、炮艇配合下数次猛攻,被我击退,并击毁炮艇两只。二十五日,敌仍全力猛攻邵伯。我四团、八十二团坚决抵抗,肉搏数次,黄昏后我猛力反扑,将敌击退,缴获汽艇两只。二十六日,敌调集兵力,再从运河堤正面猛攻,经三小时恶战,敌伤亡很重,并因我分界胜利威胁其侧后,乃于黄昏以后,全部溃退仙女庙、宜陵一线。虽然邵伯被炸弹、炮弹打得百孔千疮,工事全毁,但终于胜利的守住了邵伯,与如黄路大捷交相辉映。此战共毙伤进犯敌人约二千人以上,我军伤亡一千余人。
此次进犯的敌人,是拥有现代装备的正规军。我守军武器很差,又系新成立的兵团,兵员不足,但无比顽强,保卫了邵伯,创造了守备战的范例。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共歼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警大队约5.3万余人。我军牺牲干部战士3000余人,伤1.3万余人。
苏中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内线作战的著名战例,同时起到了战略侦察作用,也是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的战役。
关于苏中战役的作战经验,毛泽东于八月二十八日致各战略区首长电中指出:苏中前线"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但这十五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八月二十六日集中十个团打敌两个团,二十七日集中十五个团打敌三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毛泽东还写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专门举了苏中战役的例子。之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内容。总司令朱德评价此次战役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副总司令彭德怀也连说:"打得好,打得好,开了个好头。"苏中百姓开心唱道,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8、宿北大捷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以重兵进攻华东解放区,至11月,以损失10万余人为代价,占领了苏中、淮南、淮北地区。同月中旬,国民党军拟定了一个所谓“结束苏北战事”的大规模进攻计划,即以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25个半旅,分四路从江苏省东台、淮阴(今淮安市区)、宿迁和山东省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出动,企图先占苏北,消灭分别集结于峄县以东和盐城、涟水地区的山东、华中两野战军主力,或迫使其北撤,然后与其在山东省境内决战。
1946年9月23日中央军委接受粟裕的建议,决定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集中行动,又接受陈毅的建议,将两个司令部合并,10月15日毛泽东再次电令两个野战军集中作战,并明确合并后的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负责战役指挥。
宿北大捷后的粟裕
陈毅和粟裕判断:国民党军四路进攻,进攻正面宽达300多千米,间隙大,应援不便,难以协同。其中三路行动谨慎,宿迁一路孤立突出,且处于山东、华中两野战军之间,便于就近机动兵力实施围歼。粟裕提出计划,报经毛泽东批准,决定集中山东野战军第1、第2纵队和第8、第7师(欠第19旅)及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等部共24个团,求歼由宿迁出动的国民党军
12月13日,国民党军整编第69、第11师由宿迁出动。其中,整编第69师师部率第60旅及第92旅1个团,并指挥整编第57师预备第3旅、整编第26师第41旅等部共3个半旅为左翼,向新安镇(今新沂)进攻;整编第11师为右翼,向沭阳进攻。粟裕查明国民党军的进攻部署,决心对整编第11师进行坚决阻击,先集中优势兵力围歼较弱的敌整编第69师于宿迁以北地区,尔后再转兵进击右翼的整编第11师。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在来龙庵、邵店、五花顶等地实施正面阻击,其余参战部队迅速隐蔽地向作战地区开进。
15日黄昏,从陇海铁路(今兰州—连云港)北以强行军赶至作战地区的第1纵队和第8师由西北向东南突然攻击。第1纵队一部插至敌整编第11师师部所在地曹家集附近,歼其工兵营和骑兵营大部,第8师经连续攻击,攻占了制高点峰山。国民党军第60旅、预备第3旅等部多次反扑,企图夺回峰山,挽回不利态势,均未成功。第8师击退反扑后,于16日晚乘胜攻克晓店子,全歼预备第3旅。第1纵队也同时占领高家洼、三台山等地,切断了整编第69师向宿迁的退路和同整编第11师的联系。第2纵队、第9纵队第7师主力也分别由北向南、由东北向西南、由东向西发起攻击,协同第1纵队等构成了对整编第11师的阻击正面,并完成了对整编第69师主力的分割包围。随后,各参战部队密切协同配合,对被包围在人和圩、苗庄、罗庄等村落的整编第69师展开逐点攻歼。激战至19日,全歼整编第69师师部和3个半旅,师长戴之奇自杀。后因整编第11师退据运河以南、宿迁以北有利地形,不易割歼,战役遂告结束。
在此期间,山东和华中野战军担任阻援任务的部队,在盐城、涟水和峄县以东地区坚决阻击进攻之国民党军,其中华中野战军第6、第7师和第10纵队各一部在涟水方向浴血奋战,将整编第74师等部阻止在六塘河以南地区,保证了主力在宿北作战的胜利。
此役,解放军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2.1万人,开创了一次歼敌3个半旅的范例。这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后的第一个胜仗,初步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经验。